作品简介
《百步洪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一首诗前半描写水势,后半表达佛教的世界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二者相联系的媒介是速度。由水速写到“一念”、“千劫”,水流虽快,但比不上世事变化之快。作者在这里感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也就是《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意思。全诗运用大量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笔墨淋漓恣肆,行气如虹,充分体现了苏诗的特色。
- 作品别称百步洪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78年
创作背景
百步洪在徐州东南二里。悬流湍急,乱石激涛,最为壮观,今已不存。根据诗序可知,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秋,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曾与诗僧参寥一同放舟游于此,写下《百步洪二首》这两首诗。
相关诗词
-
《送谢中丞归射洪二首·其一》拼音版
六月江千冰雪凉,射洪春酒郁金香。自从筇竹通西夏,汉使年年出夜郎。
-
《百舌鸟二首·其一》拼音版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
《下吕梁洪二首·其一》拼音版
闪闪奔流一线斜,横波沈石乱如牙。凭谁寄语操舟子,出入艰危莫浪誇。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四》拼音版
人有南北,道无南北。上中下座,虚空逼塞。其中有一人半人肯去,说甚开粥相待。南山别甑炊香,未为分外。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四○》拼音版
佛子住此地,踏著依前不相似。即是佛受用,切忌唤钟而作瓮。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鹤有九皋难翥翼,马无千里谩追风。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三一》拼音版
灵山又见一夏,不说陈年旧话。青州衫重七斤,庐陵米作么价。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九》拼音版
一句绝离微,浑崙无缝罅。善财七日寻觅不得,赵州五年分疏不下。灵山今日,快便难逢,为通一线。六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二》拼音版
目前机,量外事。巢知风,穴知雨。百鍊钢,千钧弩。拟不拟,箭后路。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三》拼音版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如说而行,如行而说。只如行说不到时如何,潇洒溪山,一天风月。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七》拼音版
一法若有,脱罗笼处万象平沉。万法若无,没遮护时红尘满地。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拟从于此觅云山,何啻白云千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