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 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唐] 岑参
【其一】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唐]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唐] 陈子昂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五代] 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宋] 晏几道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
[宋] 贺铸
松门石路秋风扫,似不许、飞尘到。
[宋] 陈亮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
[宋] 仲殊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
[宋] 陈师道
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后生。
[宋]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唐] 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金] 元好问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
[清] 纳兰性德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