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酬诸公见过》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此诗描写诗人居丧期间简朴的生活以及客人到来主人招待的情形。全诗结构谨严,句意精妙。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四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0年2月
创作背景
《酬诸公见过》此诗诗题下有注:“时官出,在辋川庄。”官出,即离职。王维在天宝九年(751)、天室十年(752)间,因为母亲去世,避居辋川。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需要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守制结束后才能重新回到朝廷。诗题“酬诸公见过”,即同朝为官的官员去探望居丧守制的同事,这种类似的人情应酬在如今仍在延续,这种应酬有存在的社会意义。以四言诗为主的《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开端,因而四言诗被认为是历史渊源最久远、最古雅的诗体。这大约是王维选取四言诗体截创作这首《酬诸公见过》的原因。
相关诗词
-
《诸衲见过》拼音版
閒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
-
《冬夕诸君见过谈及江南梅花因有作次焉》拼音版
腊日诸贤何水部,草堂时过数烹茶。
-
《依韵谢登封刘李裴三君见约游山》拼音版
诸公见约往嵩前,重走新诗各一篇。摆落尘埃非敢后,访寻云水奈输先。三阳宫近丛幽石,万岁峰高幂紫烟。多少胜游俱未到,愿陪仙躅共攀缘。
-
《次韵和主人喜诸客见过之什》拼音版
金鸭喷香绕烛台,轻云散尽月光来。三千宾客连宵醉,十二城门彻晓开。何幸紫微容托乘,更烦红袖与传杯。明朝犹自放朝谒,心喜当关不见催。
-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拼音版
此名谁不得,人贺至公难。素业承家了,离筵去国欢。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旧隐茅峰下,松根石上盘。
-
《酬诸公宿镜水宅》拼音版
幸免低头向府中,贵将藜藿与君同。阳雁叫霜来枕上,寒山映月在湖中。诗书何德名夫子,草木推年长数公。闻道汉家偏尚少,此身那此访芝翁。
-
《酬舒公见寄》拼音版
无客不言云外见,为文长遣世间知。一声松径寒吟后,正是前山雪下时。
-
《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其一》拼音版
春风动是隔年期,更对残花把一卮。少待和烟和月看,依稀犹似未开时。
-
《山居答北郭诸公见寄》拼音版
葺茅古林隩,辟蹊崇石根。筱间伏惊犬,桂里过鸣猿。秾春花荫席,凉秋月滟尊。多君同远好,华札枉丘园。
-
《谷司仆田黄门诸公见过》拼音版
山林高士驾,鸡黍野人心。不避家贫馔,难忘岁暮寻。寒城云际拥,晴树雪中深。谁念平生意,幽栖独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