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三首·其二
〔唐〕
西岳(1)崚嶒(2)竦处(3)尊,诸峰罗立(4)似儿孙。
华山群峰耸峙,其最高峰像一位长者,其他诸峰宛如儿孙罗立在身边。
安得仙人九节杖(1),拄到玉女洗头盆(2)。
如何才能得到那根仙人九节杖,拄着它一路飞行到达明星玉女的洗头盆前?
车箱(1)入谷无归路,箭栝(2)通天有一门(3)。
峡谷何其险啊,车箱进入便无归路,就像一支箭杆直通南天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1)问真源(2)。
待到秋风送爽之后,我要登上山巅探访白帝的仙居,询问仙道的本源。
小提示:杜甫《望岳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望岳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失意之作。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一朝不慎获罪被贬,因此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这首诗首联点明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崇高和尊严;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颈联写华山险峻难登;尾联以景抒情,写欲到华山绝顶求仙问道,以排遣内心苦闷,发出心灵深处的深沉感慨。
- 作品出处杜工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8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心情十分郁闷,他经常眺望西岳华山,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
相关诗词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四
秋光清浅时,白露和烟岛。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一镞破三关,低头何处讨。
-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其二
去去忘回远,行行迫腊天。江寒侵老泪,霜冷逼宵眠。客路虽经至,归涂尚过千。家山在台岳,南望几悠然。
-
送刘少尹赴兴州经历三首·其二
潘岳花封宰,陈琳将幕材。檄文传万垒,列宿近三台。怅望蓟门路,深怀河朔杯。君王求骏骨,待诏上燕台。
-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二十八·奠玉币用《明安》
彼林有庪,彼泽有沈。猗与西望,弗菲弗淫。乃追斯邸,乃㡛斯寻。卬礼既卒,是用是歆。
-
望岳二首·其一
闻道仙都白玉坛,东来灵气郁瓒岏。天回青眼三千里,路上云霄五十盘。终古儿孙朝岱帝,当年碑版肃祠官。浮踪误我登临约,苍翠何时得饱看?
-
和郑伯兴上陵三首·其二·次陪祭茂陵韵
北极高齐天寿山,何当与尔同追攀。五岳拱如尊帝义,诸峰攒作效颦颜。共怜福地藏玄苑,信有神山出世寰。正忆都城珠斗下,镜光吟望几凭阑。
-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二十一·奠玉币用《明安》
练日有望,高灵来下。何以告诚,心惟物假。有篚斯实,有宝斯籍。于以奠之,神光烛夜。
-
收京三首·其二
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叨逢罪己日,沾洒望青霄。
-
碧城三首·其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
大醉后率尔三首·其二
身是江南儒家子,十五学经二十史。低回欲得圣贤心,浩荡更觅先儒旨。当时自谓才可重,岂料中年人不用。白头总得溪上田,手脚生疏不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