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望岳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失意之作。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一朝不慎获罪被贬,因此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这首诗首联点明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崇高和尊严;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颈联写华山险峻难登;尾联以景抒情,写欲到华山绝顶求仙问道,以排遣内心苦闷,发出心灵深处的深沉感慨。
- 作品出处杜工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8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政治上的失意,使杜甫心情十分郁闷,他经常眺望西岳华山,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诗中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
相关诗词
-
《读白诗效其体三首·其二》拼音版
人生有穷达,不系才不才。造物所付与,圣贤不能回。君看孔孟氏,遇世何如哉。岂其有不如,王欢与桓魋。以兹自忖度,所遭已逾涯。前瞻固不反,后顾又可咍。同时第进士,或未离蒿莱。归来亦云幸,潇散月下杯。山池芰荷过,野岸芙蓉开。幅巾一筇竹,适可眠秋厓。
-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二》拼音版
苍玉与朱斿,高牙控上游。巳分周二陕,尽护汉诸侯。龙颡藏弓地,鱼鳞转饷舟。应还补天手,一解庙堂忧。
-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拼音版
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请看新...
-
《得报状邸吏缄至朝堂八月月单有感而作三首·其二》拼音版
十月苍龙阙,三朝白虎樽。无囊持塞吏,有匦达民言。故事寻常略,遗风万一存。独怜记廷诤,断报说开元。
-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其二》拼音版
三先生昔著书地,合以前光接后辉。春木年年芚古干,孙枝叶叶溯遗徽。千秋尚有宫墙在,一线远忧薪大微。暮雨空濛寒食罢,茫茫百感集柴扉。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八》拼音版
当阳显赫,神龙妙诀。倒岳倾湫,雷轰电掣。
-
《饯孟运判寺簿赴京三首·其二》拼音版
诏书夜下日华门,辇路争看使者轩。烽火三边尚勍敌,烟尘万里欠公言。不须目睫忧多垒,好吐胸怀悟至尊。富贵功名分中有,勿令仗马愧廷鹓。
-
《赠总漕王宪葵中丞三首·其二》拼音版
乌台计相拜新除,卢矢彤弓再命初。斗际一星中执法,柳营万骑上游居。如云舸舰驱流马,望气桥陵护玉鱼。重镇保釐分陕寄,壮猷元老正堪舒。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拼音版
春风浩荡,古佛榜样。春水潺湲,急著眼看。灯笼跳入露柱,佛殿走出三门,撞著个无面目汉。却道众口难调,须是临机妙转。
-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二》拼音版
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