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商颂·玄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是宋国君民祭祀商代祖先殷高宗武丁的颂歌。全诗一章,共二十二句,通篇写商的“受天命”治国,写得渊源古老,神性庄严,感情纯真,气势雄壮。
创作背景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 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
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诗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可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丽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证,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诗云:“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诗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相关诗词
-
《颂十玄谈 其五 祖意》拼音版
透网金鳞犹滞水,识神照觉非知己。肯心鸟道即菩提,三文买竭庐陵米。
-
《颂十玄谈 其四 玄机》拼音版
通身何更有踪由,三十年看水牯牛。鼻孔无边难摸索,醍醐常纳混春秋。
-
《颂十玄谈 其七 玄机》拼音版
撒手那边千圣外,见知不与凡同会。高峰绝顶棹孤舟,海里炉焚烟自在。
-
《颂十玄谈 其三 玄机》拼音版
妙体本来无处所,超声越色非今古。诠题不及议难思,莫怪道吾频作舞。
-
《颂十玄谈 其二 玄机》拼音版
岂与尘机作系留,有为何日得功周。除非无我无人见,体用全通得自由。
-
《颂十玄谈 其八 玄机》拼音版
回程堪作火中牛,一叶才凋万国秋。月朗浪平无别事,此心只在朝竿头。
-
《颂十玄谈 其六 玄机》拼音版
迥出三乘不假修,别传一句普天收。扬眉早是相轻忽,妙得无心了便休。
-
《颂十玄谈 其十 一色也》拼音版
一一,恰似太虚经鸟迹。色即是空空不空,度日长吹无孔笛。
-
《颂十玄谈 其一 玄机》拼音版
迢迢空劫勿能收,非相非名触处周。罔象无心珠自现,何劳汩没外驰求。
-
《玄鸟》拼音版
仲春玄鸟至,翩翩升我堂。堂中何所有,黄金玳瑁梁。冠带并陆离,丝竹纷浩倡。卷衣左右史,设乐东西厢。东厢吟龙笛,西厢吹凤笙。席前两少女,弹弦奏清商。游尘倏飞洒,轻翰故回翔。心志俱腾悦,下上相和鸣。华屋虽云美,四序变温凉。吴宫既已熸,汉殿又已倾。爰居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