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唐〕
田家老翁住东陂(1),说道平生隐在兹(2)。
田家老翁住在东面山坡,说自己一辈子隐居在这里。
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1)。
两鬓斑白不曾记得岁月时日。只是看到满山绿遍才知春天又至。
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
门前所种柳树已高同深巷,山间清泉流响进入池塘。
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常扫一茅茨(1)。
老牛膘肥体壮一天能耕十亩地,老翁清闲时常扫一扫院子。
门来满酌清尊(1)酒,感兴平吟(2)才子诗。
有门远来就用美酒招待,兴致浓厚常常吟诵先人的诗。
岩际窟中藏鼹鼠(1),潭边竹里隐鸬鹚(2)。
山岩洞穴里藏着鼹鼠,水边竹林里潜伏着鸬鹚。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1)。
村子旧址上人烟稀少,喝醉后根本顾不上辩认道路。
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1)与君辞。
今夜应该在这里歇息,明天一早就与老翁告辞。
小提示:高适《寄宿田家》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寄宿田家》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写诗人寄宿农家时的所见所感,隐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强烈向往之情。首联写老翁身世;次联写老翁远离尘世,不计时日;三、四两联写勤快但不忙碌的劳作;五联写老翁热情待客;六联描写自然景观;最后两联表明诗人的心迹。全诗多用偶句,对仗自然,风格流畅。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高适在蜀地担任彭州刺史,后又改任蜀州刺史,时年五十七岁。由于忙于政务,高适在蜀中创作的诗并不多,《寄宿田家》这首便是当年他在某位田家老翁家里留宿时所作。
相关诗词
-
留宿田家
迟落前溪水,田家借一椽。容身函丈地,阖眼湿薪烟。马饲牛栏下,人眠狗窦边。此行频窘涩,吾意亦安然。
-
晚同杨少傅蹇夏二尚书宿田家
马头瞻落日,寻宿过田家。野老欣相得,村醪不用赊。田园乐丰岁,耕牧足生涯。摇落秋将尽,因之感岁华。
-
乐平道中暮宿田家
风雨萧萧仆马烦,客身寂寞托空村。深闻夜杵应傍舍,静对寒灯独掩门。难竟孤眠尸吏愧,犹惭一饭野人恩。晨兴欲问田家乐,官骑催程不得言。
-
夜宿千秋岭下田家
阴壑来悲风,薄莫吹急雨。冥冥揽寒色,咫尺暗山路。茅檐两三家,曲涧萦竹坞。停车且问讯,欲止此何许。老翁行步弱,扶杖倚门户。问我官何忙,野宿今无所。向夜号狐狸,深林啸豺虎。甘心在择肉,闯首辄凭怒。驾言往何之,一榻翁敢拒。延我傍中堂,慇勤慰良苦。解衣土锉旁,支枕憩行旅。昏然饱安眼,境寂绝猜怖。鸡声报明发,征车犯寒去。呼灯别老翁,鼻息方栩栩。
-
湖心夜宿田家问道官陂访旧
田家住在鄱湖侧,僻处湖乡廛市隔。自言三世在此居,自幼何曾识宾客。上官托宿叩我门,旋扫阶除已昏黑。呼妇出门供水薪,童稚惊窜呼不得。庭中爇火燎衣裳,厨下烧汤洗泥滓。莫嫌窗户多风寒,剩把蚕筐障檐隙。湖鱼旋网味差甘,粳米新炊饭少白。今年秋旱田不收,无酒可沽...
-
宿田家望武夷山
仙崖蓄灵异,怪石盘空曲。一水隔花源,千峰入茆屋。金芝暖逾秀,瑶草寒更绿。云中武夷仙,一一颜如玉。白马去不归,玄猿叫相逐。昔陪丹丘侣,酣歌紫霞谷。鸡鸣洞天晓,落月在林木。空瞻仙子高,旧梦那可续。荒林激悲风,日入对樵牧。伫立望归云,解衣田舍宿。
-
夜宿寺前农家
汉南旅店已星稀,倦宿田家带落晖。萧寺依山聊复尔,邺侯送酒是邪非?风餐并觉凉生饭,露坐俄惊月在衣。老子漫游吾漫送,登山临水澹忘归。
-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其三
木末秋云飞,凉飙倏已至。寒萤耿草露,光景不自遂。蟋蟀伤局促,宵征空自累。系彼田家子,芜秽既已治。奢祝求仓箱,馀资纳官吏。不知身世宽,但觉有馀地。行歌野亩中,日暮担禾穟。
-
宿田家早起
咿喔鸡声促曙光,劳劳人起戒行装。乱离几厌兵戎苦,迢递徒悲道路长。半榻云窝犹未暖,一宵萍水又他乡。何时得似王摩诘,睡听啼莺懒下床。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