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中闻杜鹃》是北宋诗人洪炎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四句通过南国二月已是晚春景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情怀;后四句写当更深夜静,诗人在北窗下,朝着远在北面的家乡,不免勾起不绝如缕的思念。全诗以杜鹃的悲鸣与诗人哀伤喟叹汇在一起,不但渲染了流落异乡的悲愁,而且也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其所用字句都很寻常,但感情真挚动人,极富感染力。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钱钟书《宋诗选注》谓此诗“是金兵侵宋,炎逃难时所作”。据阙名者所著《洪炎小传》云:“靖康初,炎家洪城(今江西南昌)”。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入洪州,至次年四月退出。建炎四年(1130)二月,洪炎避居金溪。《山中闻杜鹃》此诗应即写于此时此地。
相关诗词
-
峡中闻杜鹃
春风破晓晴岚湿,客子竛竮去程急。空山两两杜鹃声,回首家乡无羽翼。劝归不归声厌多,旅怀剌剌空奈何。君不见秭归城上今啼不,多少行人满江口。
-
山郭检踏途中闻杜鹃
已成客里清明过,更听山深谢豹啼。衮衮春愁无处着,试拚一饮醉如泥。
-
鹅翎山
俗谓鹅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时传。溪声流尽苍梧泪,斑竹林中闻杜鹃。
-
东阳道中闻杜鹃
万里云山路渺茫,车轮竟日往来忙。凭君一语成归去,笑杀儿时射四方。
-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春鸟各噤口,游子未还家。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何必因啼血,颜色胜曙霞。
-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
登姑余山游烟霞洞
...仙境思自悛,岂惟山水共流连。仙乎仙乎不可以言传,逆视而笑知其然。松风谡谡我欲眠,弈棋无局琴无弦。灌丛曲折鸣飞泉,月静山空闻杜鹃,云鬟婀娜峰连娟,冈陀回复犹蜿蜒。乞龙喷雨为洗湔,归家静读《黄庭》篇。
-
占春芳·山塘闻杜鹃
声声血,丝丝泪,苦傍落花边。满眼新蒲细柳,那堪往事如烟。弦管闹人天。枉相思、五十年前。残脂剩粉都收拾,付与啼鹃。
-
沅州山中闻鹧鸪
空山雨气散新秋,匹马王程不少留。怪尔声声行不得,七千里外过沅州。
-
闻杜鹃
少年闻杜鹃,不领杜鹃意。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年来闻杜鹃,万感集肠胃。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