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岑参

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

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

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

中岁学兵符,不能守文章。

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

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

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马疾过飞鸟,天穷超夕阳。

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

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

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

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

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

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

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

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

地上多髑髅,皆是古战场。

置酒高馆夕,边城月苍苍。

军中宰肥牛,堂上罗羽觞。

红泪金烛盘,娇歌艳新妆。

望君仰青冥,短翮难可翔。

苍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作品简介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写了胡地恶劣的气候;称赞了友人的德才兼备,并颂扬了高仙芝出师的雄壮军威;还描述了古战场凄惨的景象,随后描写军中宴乐之盛;最后称慕友人获明主重用,自己才能低劣不堪大任,言辞间颇有自荐其才之意。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属甘肃)太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将兵三十万出征抵抗。此诗是作者于武威送僚友刘单赴军前之作。

  • 赏析

诗大体分为四层。诗的开头四句写安西一带自然风光。遥遥“热海”,巍巍“火山”,无边“白草”,茫茫“胡沙”,构成无比辽阔壮美的边塞图景。四句全用对句,语势整齐劲健,节奏铿锵有力,不仅用这特殊环境烘托了刘单判官及出征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而且以其雄健的气势笼罩全篇。在这样一幅背景下,推出了刘单判官这一人物对他进行热情赞扬。赞扬他在幕府中表现出的杰出才能,从戎报国、...

展开全部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