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杜司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杜司勋”即指唐代诗人杜牧。此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全诗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杜牧的倾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文]韵
- 创作年代849年
创作背景
《杜司勋》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便日渐衰弱。从唐穆宗朝开始的牛李党争使整个朝廷更加混乱。在党争中,杜牧离开长安,几近家破人亡,无以存身;李商隐也不能幸免,一路外放,生活每况愈下。随着唐宣宗即位,为党争牵累的杜牧、李商隐,从外放地陆续回到京城长安。大约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后,这两位诗人久别之后,终于重又聚合。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在京兆府担任代理法曹参军。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下情谊,他们在这段日子里有过频繁的相处交游,有过密切的来往酬唱。在《全唐诗》的《李商隐卷》中收录的《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都作于此时。
相关诗词
-
《甲申十月生日作》拼音版
行年四十颜衰久,强半天涯叹离群。臣壮不如今欲老,后生可畏竟无闻。冲寒黯黯孤城日,匝野冥冥大海云。从古书生能慷慨,一杯遥酹杜司勋。
-
《扬州》拼音版
红桥二十四,空忆杜司勋。明月长如此,箫声不可闻。江船悬夜火,堤树卧春云。一棹平山外,杨花似雪纷。
-
《挽杨仲愈联》拼音版
胸罗八斗奇才,当代共推曹子建;怀契二分明月,前身应是杜司勋。
-
《花朝携酒游愒梓山示侍者》拼音版
又见梨花月二分,风光老送杜司勋。他年与汝逃禅去,一钵清泉一笠云。
-
《张太学幼于刘大理长钦顾司勋道行胡孝廉元瑞枉集徐氏东园迟李临淮惟寅不至共赋心字二首·其二》拼音版
赐园名杜曲,邀客到山阴。弦管歌中合,鱼龙席下今。石曾驱海至,溪似入江深。骠骑难同赏,空驰径寸心。
-
《访周氏旧司勋》拼音版
隐居南郭里,秋色越江前。道访鸿蒙后,名闻画省先。示人惟杜德,守己只双玄。一谢金门路,宁知玉蕊年。
-
《八六子·峡江雨望用杜司勋体》拼音版
望谷城。挂山依水,惟闻相杵声声。见傍柳稳系樵舟,柔橹轻摇鲤浪,空江恨潮暗生。欹篷雨迷烟冷。社树鸦翻,村渡人归。古岸沙平。李花繁、如雪万妆齐竞,露桃微笑,半颦临镜,谁念、故里春遥梦远,瑶珰锦字难凭。雁风横。凄然泪飞上京。
-
《二十四桥望月歌》拼音版
廿四桥下秋水清,廿四桥上秋月明。水清月明两相向,登桥一望知秋情。秋入江南早,凋动江南草。可惜杜司勋,不耐秋风老。风飒飒,露泥泥。砧杵急,鸿雁飞。青楼十二今何在,梦绕扬州归未归。桥下水流流不止,繁华流入西江里。二分明月谁...
-
《浣溪沙·欲问花前第几春》拼音版
欲问花前第几春。却看桃片委苔尘。赋情谁及杜司勋。菱髻初装珠络小,芹泥浅傅玉膏匀。轻衫细马那时人。
-
《游齐山》拼音版
...九月交,满目沧州趣。秋水澄长天,落霞明远渡。古寺花木疏,幽香风际度。老僧款客勤,燃松煮微露。仰观壁上诗,往复局余步。忆昔杜司勋,暇日此游屡。登高诗独传,工绝在起句。凭眺淡忘归,明月东峰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