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北固山雨后清丽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客游在外难以排遣的幽怨,下片描写了作者有家难回,于是借酒消愁却又难以解忧的愁怀,表现了作者身在异乡的浓郁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这首词通过对比、反衬等艺术手法,层层递进的写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全词语意沉痛,风格深沉凝重,情意缠绵,富有艺术感染力。
- 作品别称蝶恋花·送春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蝶恋花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熙宁六年(1073)腊月,苏轼受转运司之命赴常、润、苏、秀等州赈灾救济。次年,即熙宁七年(1074)春,苏轼在润州京口(今江苏镇江)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这首词。
相关诗词
-
蝶恋花·渡口
映水藤边丝万缕。往事惊心,柳下斜阳路。渡口湔裙曾小住,年年别有流红聚。燕也移巢谁可语。指点分明,翻似无凭据。镜槛梨花留一树。春风又到凭栏处。
-
蝶恋花·故人千里书中意
故人千里书中意。前日江山,今日还增气。呼童为扫门前地。观风使者春将至。行空天马非凡骑。第二泉头,酌水能心醉。漫道荐贤名已遂。桃李笑东风多事。
-
蝶恋花·昨日得卿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题作多情句。冷落西风吹不去。袖中犹有余香度。沧海尘生秋日暮。玉砌雕栏,木叶鸣疏雨。江总白头心更苦。素琴犹写幽兰谱。
-
蝶恋花·久不接家书歌以遣闷
杨柳丝长烟漠漠。节近清明,雨润秋千索。底事流莺惊梦觉。起来独坐垂珠箔。庭畔小桃将吐萼。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焉得双鱼云外落。一函慰我离愁恶。
-
蝶恋花·雁过天空书又误
雁过天空书又误。晓思憎花,夕思孤庭树。醒醉商量无是处。缄愁欲寄知何许。巾上红冰弦上语。修到灵仙,犹有伤离苦。休去贪拈肠断句。自家刻意思调护。
-
蝶恋花·六叠前韵书师曾绿萼尊前词后
一曲栖梧人叹凤。感逝伤春,坠墨凄烟冻。明日黄花成蝶梦。遐心不絷逍遥鞚。回首丘山前案重。语业难消,担把藏钩送。窈窕风怀邀月共。闲情谁觅渊明缝。
-
蝶恋花·倬盦得画扇复叠韵书一词于金笺扇见诒五叠前韵谢之
清韵连翩如集凤。笺称金华,似带琼楼冻。睡里呼婆春是梦。青芜又促东皇鞚。仙蝶何堪词意重。洒翰亲书,信使更番送。秉烛须游良夜共。晓钟渐裂群山缝。
-
蝶恋花·京洛少年花比俊
京洛少年花比俊。三十三年,多少看花恨。人物风流淘洗尽。愁人一个今还剩。兄弟天涯烦问讯。南海西江,共指吴霜鬓。往事凄凉谁几省。风前飞过杨花影。
-
蝶恋花·薄雪消时春已半
薄雪消时春已半。踏遍苍苔,手挽花枝看。一缕游丝牵不断。多情更觉蜂儿乱。尽日平波回远岸。倒影浮光,却记冰初泮。酒力无多吹易散。馀寒向晚风惊幔。
-
蝶恋花·春闺即事
入耳饧箫无近远。才近清明,便觉春寒浅。宝鸭烟深香未换。卖花声已街头遍。迟日照临窗六扇。病怯微风,不把湘帘捲。宝镜窥人留半面。棠梨簪向钗头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