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水纵横
〔宋〕
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也。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镜”?“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祝英台近·水纵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水中青山的倒影,水动则倒影动,用水动山摇来比喻自己身世飘摇。下片写客主问答。从泉水喧响中提出了怎么动中求静的问题,但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客人从佛经天女散花这一故事中去领会。整首词山动水静的描述,既有哲理的韵味,又象征着宦海浮沉,身在其中飘摇不定,寄托了词人的良多感慨。
创作背景
疑绍熙五年(1194)八月,罢福建安抚使,再到期思卜筑。这首词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年),帅闽罢归之后,此时辛弃疾再次罢官闲居于信州带湖。是年瓢泉新居落成,但尚未迁居。
在作者于瓢泉陈设的宴会上,有一位不晓事的客人问了已经喝醉的主人一个看似难以回答的问题。他说:“您说您因为好静,所以到瓢泉来寻求安静,可是这里泉声绕屋而响,怎能取静呢?”一个聪明的客人借前人诗歌代主人答道:“比如一座幽深的山林,有蝉鸣,只能增加深林的静趣,并不能使这山林热闹起来。”作者觉得这个回答妙得很,于是写下这首抒山水之乐、言动静之趣的小品词,送给他作褒奖。
相关诗词
-
祝英台近·小桥横
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
祝英台近·脸波横
脸波横,眉黛锁,欲近又抛亸。澡罢兰香,斜日渐西过。分明屏曲搪风,簟纹织水,怨好梦、晚蝉催破。玉钗堕。起来重整鸦云,芳意忒疏惰。不点银釭,默倚画阑坐。试看荷叶凉边,豆花多处,笑同数、几星萤火。
-
祝英台近·水东流
水东流,花委地。教我也无计。断水零山、望眼暗流泪。自从那日轻分,雁鸿便断,怎怪你、多心多意。暗牵系。纵使说与伊家,争知这憔悴。暮去朝来,难道不思你。他时...
-
祝英台近·悼得趣赠宏庵
黯春阴,收灯后,寂寞几帘户。一片花飞,人驾彩云去。应是蛛网金徽,拍天寒水,恨声断、孤鸿洛浦。对君诉。团扇轻委桃花,流红为谁赋。□□□□,从今醉何处。可怜憔悴文园,曲屏春到,断肠句、落梅愁雨。
-
祝英台近·上元
...市。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
祝英台近·西郊纳凉溪山楼
拂轻飔,吹薄袖,朝爽快徒侣。野色青葱,一幅水云谱。柳荫娇转黄鹂,绿畴天阔,渐郭外、鸡声亭午。翠微路。鵁鶄鸂鶒纵横,山容靓林坞。溪面波平,渔网镜中举。忽听空际殷雷,云蒸涧户,管领取、一楼风雨。
-
祝英台近·古松阴
古松阴,幽涧底,流水漱山股。红叶寒烟,飞鸟自来去。苍茫草界羊踪,霜封樵径,石头滑、舆夫相语。酌清俎,穿林瑟瑟风吹,阴崖望堆素。缥缈峰头,指点...
-
祝英台近·傍东风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界红箸。任是年深,也有系人处。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那堪古寺莺啼,乱山花落,惆怅煞、台空人去。
-
祝英台近·紫萧停
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露华泫。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
祝英台近·夜坐
枕函欹,钗玉堕。深院晚凉卧。玉簟横陈,林影月筛破。往时曾怨春归,春归无那。再莫把、秋期错过。湿香唾。绡云笼雾轻衫,粉汗细腰涴。山额融黄,风颤鬓丝簸。画屏低映双星,一年待到,却不解、流光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