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咏
〔唐〕
艳色天下重,西施(1)宁(2)久微。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朝仍(1)越溪女,暮(2)作吴宫妃。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贱日岂殊众(1),贵来方悟稀。
贫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邀人傅香粉(1),不自著罗衣。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1),君怜无是非。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当(1)时浣纱(2)伴,莫得同车归。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持谢(1)邻家子(2),效颦(3)安可希(4)。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小提示:王维《西施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全诗语意深微,其讽刺意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 作品别称西施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西施咏》作于天宝时期。王维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相关诗词
-
咏西施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
咏白莲·其一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
咏西施
素面已云妖,更着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
杂咏
天下非常事,可一不可再。仿之善已差,不善翻致败。如彼西施颦,效益增丑态。真宗封刘氏,所累君德大。李沆焚手诏,不计已利害。臣沆为不可,老臣实忠爱。意直词则婉,君子其言蔼。神宗敕吏...
-
咏美人看画诗
绛树及西施,俱是好容仪。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镜前难并照,相将映渌池。看妆畏水动,敛袖避风吹。转手齐裾乱,横簪历鬓垂。曲中人未取,谁堪白日移。不分他相识,唯听使君知。
-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其四
藐姑原祇住瑶池,一见须教物不疵。惟有风流王介甫,超然将尔当西施。
-
广王维西施咏
多少蛾眉去,吴宫颦未伸。不知尝胆辈,可念捧心人。
-
续梅花百咏·其五·溪梅
谁识清标傍水滨,一枝映出两枝春。天生美质颜如玉,不向西施窃效颦。
-
点绛唇·咏西施舌
梦雨丝风,溪头网得娇如雪。金璚玉屑。肯使轻磨灭。想是吴宫,曩日曾饶舌。空凄切。江湖贬绝。莫向人间说。
-
咏水仙花诗之ㄧ
玉质黄冠斗丽华,风尘寄迹便成家。曾随俗女鸣晨佩,忽逐西施醉晚霞。君子有心仍乐水,仙人无事久怀沙。怜渠故作含羞态,七历星霜始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