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国风·陈风·衡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关于此诗主旨的看法历来有很大分歧,有学者认为这是隐者安贫乐道之诗,也有学者以为这是写男女欢爱的情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在章法上较独特,先是叙事,由叙事引发议论。“兴”没有放在诗首,而是放在议论之前,且与所兴之事又共同构成旨意相同的议论,使议论充满了形象感而未流于枯燥,并加深了诗意。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创作背景
关于《陈风·衡门》的创作背景,历代学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三说:一为诱掖僖公说,《毛诗序》曰:“《衡门》,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二为贤者自乐无求之说,朱熹《诗集传》云:“此隐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三为男女悦慕之辞说,闻一多《诗经研究》说:“《国风》中讲到男女相约之地,或曰城隅,或曰城阙,或曰于某门,即国城的某门,衡门也还是这一类的场所,栖迟于衡门之下,和《静女篇》的‘俟我城隅’,《子衿篇》的‘在城阙兮’,也都是一类的故事,并且古代作为男女幽会之所的高禖;其所在地,必依山傍水,因为那是性秘密之事的地方。”认为此诗是为男女欢会所作。
相关诗词
-
行路易送陈晟谋仕
行路易,行路易,方寸中闲是天地。诗书能生万里翼,一出门外风云起。彼水马儿如江河,彼醯鸡辈知瓮耳。汝今此行有足行,我为之喜非徒喜。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学在侧太初子。如舟顺流帆佐使,如辕欲南车有指。有文举表人已羡,入夫子门谁敢议。机会来时非偶然,功名发轫斯可矣。岂知我,犹望汝,谦以养高勿自高,虚以求是勿自是。觅慈湖,拜象山,不见了翁愧程氏。终为巍巍大儒宗,可是录录常流士。自顾衰景薄下舂,聊写苦语累行李。行路易,行路易,易处有难从此始,试深思之有馀味。
-
醉中出门得风字
残生有今日,一醉得清风。想见羲皇上,人人此乐同。
-
赠陈秉衡宪副归田
金印何如二顷田,秋风万里一归船。休将前路征夫问,笑拂青松野鹤翩。玩水观山真有味,吟风弄月欲忘眠。功名到底成何用,乐得閒身未老年。
-
守风厦门排闷·其一
岛屿浮空天地青,舟人束手坐邮亭。风威豫识逡巡月,潮信真随长短星。
-
谒金门·西风竹
西风竹。风入翠烟□矗。红小阑干知几曲。声声敲碧玉。窗下凤台银烛。断梦已惊难续。曾伴去年庭下菊。夜阑听雨宿。
-
守风厦门排闷·其四
茁地残山根干黑,黏天远海色光肥。长风十日无休息,不遣鶢鶋自在飞。
-
海门行
南溟毒沫驱潜鳄,跳浪扬鬐霾漠漠。夜半星飞白羽来,腥风吹断海门钥。海门岩邑小如罂,枕山砥澜六鳌擎。五千犀铠濯龙鳞,期门万骑簇饶钲。谁柄长竿惊一蹶,钩沈饵冷逐波月。天堑不戒突艨艟,孤壁烟寒炊鼠骨。太阴压营城头流,残角无声听泣鸺。将军碧血淬吴钩,饥乌日晏栖骷髅。秋老重泉气未衄,灵旗偃偃长蛇腹。魂招不来马革枯,酸心北向啾啾哭。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我求良友,实觏怀人。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
-
俞伯辉主簿同徐必大判院见过涧上纳凉约鲍南仲教授小酌次韵南仲所赋兼怀林德久国录陈敬甫学士
...西畴仙,游戏在朝市。文章陈仲弓,合著蓬莱里。俱尝白鸥盟,恨别隔秋水。君侯乃其朋,访我灵山底。一见欲倾盖,青眼照窗几。大抵交情深,不待早知己。学殖岂枝叶,词林务根柢。堂堂郡宾客,千里为之喜。顾言老场屋,眄焉每甚愧。衡门度长夏,风日忽清美。怀贤思晤言,...
-
凉风至赋
...而易水寒生;愁杀骚人,落日而洞庭波起。但远戍烟薄,遥村杵频。磨玉蟾而月色初莹,泛瑶瑟而商弦乍新。虚槛清泠,颇惬开襟之子;衡门凄紧,偏惊无褐之人。北牖闲眠,西园夜宴。红蕖将碧蕙香减,珍簟与纤絺色变。张翰庭前暗度,正忆鲈鱼;班姬帐下爰来,已悲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