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
〔唐〕
紫阁(3)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记得那年秋天,我们相遇在紫阁峰;同宿在丹岩上,聆听你说道谈禅。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而今是亡蝉纷堕,满空落叶飘零;在那凄清的寒枝上,一只小鸟瑟缩着哀哀啼唤。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1)迟。
四处流离飘泊,我孤身远居万里他乡;已经三年多,还迟迟地未向你问讯。
炎方忆初地(1),频梦碧琉璃(2)。
在这炎荒的边境不禁时时回想起当年的圣地;频频地梦见那清凉,碧绿的琉璃地面。
小提示:李商隐《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自己曾与僧彻于紫阁峰相会,于丹岩下之佛寺同宿。颔联谓自己于飘零中遇见彻师,如堕蝉得落叶的庇护,如栖鸟得一寒枝栖身。颈联谓自己远行桂管,离别彻 师多年,未能问讯。尾联谓己身处炎方,可是经常回忆丹岩佛寺,向往佛门清净之地。这首诗结构紧凑,题无剩义,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在桂林管所作。《郑亚事迹考述》一文考证了李商隐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九日随郑亚到达桂州,诗系商隐到桂州的第六天忆京华佛门师友的作品。桂州任职期间,诗人内心总感烦郁,因而常思乡忆旧,此篇是回忆往岁秋间与僧彻同宿清凉地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
相关诗词
-
十一月六日夜半渡江
渡江潮正发,江月看沈西。星入金波动,烟浮碧汉低。霜钟遥水殿,渔火近沙溪。京口维舟处,初闻五夜鸡。
-
久雨望晴十月六日夜雷雨大作
十月天犹暖,浑如二月晴。雷声兼雨势,春令已冬行。稻穟多生耳,田家有叹声。官仓须玉粒,早为挂铜钲。
-
六月六日吕园观莲值雨戏呈同列
去岁看花曾冒雨,今年冒雨复看花。旧游争似新游乐,晴景何如雨景佳。凉飔一天翻翠盖,夕阳半沼弄明霞。楼船箫鼓归时晚,灯火通城候水涯。
-
戊午夏五月六日过访邓玄度如水居偕陈仪翔留酌用玄度韵赋谢·其二
何来褦襶下车逢,不用金盘浸白龙。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
-
七月六日夜雨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
五月六日次陈大云邀饮之作·其三
江洲何处会群仙,三径斜通五柳前。土阁旧谙居士宅,石桥新减渡江钱。蜩催夏至金初奏,荔过端阳色重鲜。花下一壶须百咏,重来开卷又明年。
-
诗二十五首·其八·九月六日夕云林喻作与许侯
沧房焕东霞,紫造浮绛晨。双德秉道宗,作镇真伯藩。八台可盻目,北看乃飞元。清净云中视,眇眇蹑景迁。吐纳洞岭秀,藏晖隐东山。久安人事上,日也无虚间。岂若易翁质,反此孩中颜。
-
庚戌年正月六日夜赋
古今事不偿吾愿,展转书床卧未安。自信野鸱抟雪下,宁知林鹊在门端。满炉榾柮煨春意,一树梅花伴夜寒。欲寄半生寻友梦,班杨去后有欧韩。
-
五月六日雨
山云乍展青油幕,檐雨齐神白玉簪。多谢天公办丰岁,野人先拟粟盈甔。
-
五月六日约诸友游北山舟已具而予偶不能出诸友和坡公法华寺诗亦赋一首
...,山色清寒身不坏。石林幻出三玲珑,万虎千罴断雄怪。幽贞叶策天相之,梅雨初晴白日晒。州家幸肯借官船,亟馔鱼虾菹韭薤。奈何欲往竟不谐,徒羡诸公脱天械。归来争发古锦囊,令予伎痒如爬疥。嵇康本自不羁人,况复时屯方翮铩。终当于此结菁茅,庶可偿渠猿鹤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