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哥舒歌》是唐朝西部边民对哥舒翰赫赫战功的颂歌。此诗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言辞成功塑造了一个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诗以北斗起兴,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马,喻哥舒翰功劳的影响深远。其内容平淡素雅,音节铿锵和顺,既有民歌的自然流畅,又不失五言诗的典雅逸秀。
- 作品别称西鄙哥舒歌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哥舒歌》这首诗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领兵大破突厥后西北人民为歌颂其战功而作。哥舒翰多次击退吐蕃侵扰,改变了边境的局面,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作用。因而,当时就有民谣说:“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
相关诗词
-
左将军歌
...报国心,生来惯识祁连冢。幼抱犀渠作健儿,搴旗早结上公知。红绡抹额黄皮绔,得意摩天苦战时。论功首重桓虔武,凯歌自和逻沙舞。莫作寻常蕃将看,哥舒仆固羞为伍。闷杀新娘曹景宗,鼻端出火耳生风。朅来收拾穿云履,也向天街蹋软红。百战功名等一掷,呼卢未辨争先得...
-
在哥舒大夫幕下请辞退托兴奉诗
自从嫁与君,不省一日乐。遣妾作歌舞,好时还道恶。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下堂辞君去,去后君莫错。
-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
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歌。短歌行,无乐声。
-
秋夜读刘昕宾旭子夜歌因效其体赋三章·其二
《子夜歌》,歌罢其如明月何。牵牛织女永相望,不教精卫填银河。妾心本如秋月白,妾颜不共春风发。玉兔捣药三千年,近见嫦娥搔白发。
-
长歌行二首·其一
寒日照旸谷,渐中光乃舒。光舒寒色敛,万物承欢娱。日入松景促,猋风集吾庐。气序有变化,此理无同殊。鄙夫鲜克终,贤士慎厥初。心节不可渝,宠眷从戚疏。所矢定夙昔,生死安须臾。周公感风雷,岂在蔡叔诛。孺子终不悟,金縢胡为乎。忠佞为自知,讵更问荣枯。荣枯自天泽,消息还江湖。明昧任宵旦,寒煦观乘除。身名付天下,吾心安可诬。
-
余将军篆书拓本歌
余将军,守舒州。舒州之城大如砺,长江西来绕城流。贼船如云压城破,将军提剑城头坐。剑未动,虏已奔,鲸鲵蔽江江为浑。孤军六年二百战,王师不来城自存。无兵犹足战,无食安可支?岂无爱妾与爱马,杀之不解壮士饥。力尽矢竭将奚为?仓皇絺舌骂不已。义士千人同日死,只今还有尽忠池,碧血清泠化为水。将军持节东州时,作此篆书形崛奇。妙墨已随神物化,好事当时临得之。虽非其真意独在,垂金屈玉蟠蛟螭。我拜重是忠臣迹,秦相虽古其人非。呜呼!将军此书配者谁?请君摩取浯溪石上中兴碑。
-
近作对江牡丹吟七章呈正仲正仲于拙吟无不亟和者独此七章未和携而归茭湖半月矣递筒未至歌以趣之
...盘蚁封。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我生初见钱塘春,歌舞西湖早已颦。如今不见湖山面,鸟歌似哭花为尘。作诗告人谁为听,当哀而乐非天真。我谢正仲此意厚,请不吟诗但饮酒。
-
方丘乐歌·其八
修理方丘,吉蠲是宜。笾豆静嘉,登于有司。芬芬馨香,来享来仪。郊仪将终,声歌彻之。
-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持翟成象,秉朱就列。旄乘整溢,凤仪谐节。挥舒皇文,歌蹈先烈。合好效欢,福流有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