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时童谣
〔两汉〕
举秀才(1),不知书。察(2)孝廉(3),父别居。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
寒素(1)清白(2)浊如泥,高第(3)良将怯如鸡。
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小提示:《桓灵时童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桓灵时童谣》是东汉末年的一首民谣。全诗纯用口语,通俗易懂,全摆事实,不着述评。最妙的是全用对比手法,并且是一句一比,句中自比,更显出名实不符的巨大反差,社会批判意义不言自明。
- 作品出处乐府诗选
- 文学体裁民谣
- 创作年代两汉
创作背景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命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此这一制度正式确定。它的具体做法是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根据考察,向皇帝推荐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材,这些被推荐的人一般都是平民或下级官吏。这本来是选拔人材的办法,但在东汉后期腐朽的政治环境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白正直之士受到排挤陷害,甚至还出现将官职标价出售,公然“卖官”的事。再加上被荐之人往往还要以经过当地世家大族的评议,察举为他们所左右,在这种风气下,所选拔出的人材没有什么贤良的品德与出众的才能。《桓灵时童谣》这首流行于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便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揭露与讽刺。
相关诗词
-
吴子正招饮时权酒局不赴作诗戏之
...然。忘形杜老偶相觅,传呼歌舞开华筵。嗟予简书固可畏,不得对饮檐花前。谩有糟浆逆人鼻,汝阳口角空流涎。可能更似苏司业,只与时时送酒钱。
-
凤凰阁·记朱炎时候
记朱炎时候,凉阴布幄。一声秋到井干速。闲向空阶拾叶,好句应绩。怅人远、诗情未属。凄清满耳,色夺娟娟翠竹。夕阳潇照晚风触。半坠衰黄,只剩几枝残绿。怎稳得、双鸾并宿。
-
南乡子·六合帝秦时
六合帝秦时。第一英雄博浪椎。心在报韩他未计,谁知。剩有寒沙罨眼飞。论古莫矜奇。苏子何言此击非。纵使副车成误中,依稀。豫让酬恩斩赵衣。
-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四
黄金不解化丹砂,青镜时能点鬓华。旧读春秋演繁露,近餐日月咽晨霞。硬黄小字临章草,太白深杯对菊花。好约安期羡门子,秋风海上觅星槎。
-
灵物篇赠徐文长
越王去后几千载,击豹吞蛇鬼物悔。疑是东南地不平,秦皇帝来塞沧海。海既不可塞,山亦不可改,山川灵气属真宰。一朝六甲排天云,白日风雷下三界。蛟鱼螺虫不敢语,千岩万壑发光采。发光采,光陆离,孕四角,吐三眉。天地失色神鬼失...
-
湘灵鼓瑟辞
若有人兮江之中。竹萧萧兮水溶溶。鹧鸪啼兮欲雨,猿狖啸兮生风。翩灵旗兮来下云,和作兮三终。望九疑兮烟濛濛。声泠泠兮意何穷。渺翠华兮何许,独江上兮青峰。
-
次德希感时韵二首·其二
寝薪未觉涕先流,销印无从借箸筹。台阁望隆中执法,宫闱政仰大长秋。乘舆北幸严时狩,带甲东征尽贵游。何日皇威清海岱,五湖能复逐扁舟。
-
对老辈语儿时事
回首春风逞少年,厌闻人说旧因缘。而今恨不逢班辈,说著儿时在眼前。
-
辞武侯庙
三分遗论久难明,独有河汾与杜陵。工拙人休计曹马,兴亡天亦恨桓灵。大星忍向中宵落,老柏空馀千载青。再拜征途重回首,雪风吹断泪成冰。
-
再次韵酬中孚时新卜筑优游洞中·其六
碧山学道幽居好,新种筼筜绕屋齐。客至时时尊有酒,春来日日醉如泥。但须百斛斟云液,不用千金买月题。却笑山公骑款段,秋风摇曳玉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