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早春寻李校书》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三联写景,早春之际,春色灿烂,万物生机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末联写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于李校书的深深情意。全诗处处体现色彩美、修辞美、意境美,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8年
创作背景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元和十三年(818)作于通州。李校书指李景信,景俭之弟。元和十年(815)于长安送元稹赴通州任,十三年(818)自忠州至通州访元稹,时忠州刺史为李景俭。
相关诗词
-
《四次韵李校书雪中临唐人阴符经》拼音版
乘兴能临褚令书,无人知是戴公庐。映窗寒雪天相借,嗜古高情我不如。贞观风流沦没后,凌烟名字断残馀。李侯用意青云外,肯与时人较疾徐。
-
《夜凉早起寻李贻季陆庆长所惠诗有作》拼音版
夜长忘阴晴,忽听檐雨滴。空房闭重门,凉气通枕席。欣然欲揽被,如觅旧相识。那知庚伏内,得此睡通夕。起寻两君诗,令我生气力。成蹊长桃李,已自除荆棘。远游得数士,舍此百无益。挑灯视皮肤,不顾蚊咬赤。因之不复寐,为子增叹息。
-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其二》拼音版
花时乘传奈边心,撩弄新诗逼少陵。诗到湖边春未老,不禁春思也微吟。
-
《和李校书沐川三绝·其三》拼音版
玉节行边春正浓,边头壮士簸旗红。何当平贼携诸吏,径上高寒剪剪风。
-
《题葛驿李校书壁》拼音版
八十不扶杖,看书夜每深。自言非服药,无事可关心。景为诗曾爱,花因醉尚簪。去城无一舍,路若隔飞沈。
-
《春日山行杂兴·其三》拼音版
城郭心何补,烟霞迹未疏。抱琴多胜地,得酒即吾庐。夜候丹砂火,春寻石室书。夤缘到幽绝,高士亦巢居。
-
《早春送李松江董漕事竣还郡》拼音版
春水送还?,悠悠客思遥。转漕舒国计,佐牧听民谣。云树离筵早,风花别望饶。万方登玉帛,南土困征徭。王事劳于役,朋情恋久要。汉廷郎选重,看子励风标。
-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拼音版
...始趋凤阙去,此日遂愁鸡黍违。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直庐相望夜每阑,高阁遥临月时吐。昔闻三入承明庐,今来重入中秘书。校文复忝丞相属,博物更与张侯居。新冠峨峨不变铁,旧泉脉脉犹在渠。忽枉情人吐芳讯,临风不羡潘锦舒。忆见青天霞未卷,吟玩瑶华...
-
《饯校书叔云》拼音版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
《早春寄王汉阳》拼音版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阳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