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下片抒发词人长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全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生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词人身世的感慨,具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 作品别称摸鱼儿·问何年此山来此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山鬼谣
- 创作年代1186年
创作背景
辛弃疾词中不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这首《山鬼谣》就是其中之一。此词作于辛弃疾首次罢官退居带湖时期,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前后。在赋闲时期他经常去附近的风景胜地博山游览。博山雨岩有一块形态怪异的巨石,长三十馀丈,辛弃疾便借用屈原《九歌》中“山鬼”称呼它,写下了这首《摸鱼儿》词,并将词牌改名为《山鬼谣》。
相关诗词
-
《徵招·答仇山村见寄》拼音版
可怜张绪门前柳,相看顿非年少。三径已荒凉,更如今怀抱。薄游浑是感,满烟水、东风残照。古调谁弹,古音谁赏,岁华空老。京洛染缁尘,悠然意,独对南山一笑。只在此山中,甚相逢不早。瘦吟心共苦,知几度、剪灯窗小。何时更、听雨巴山,赋草池春晓。
-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山李参政石林》拼音版
见说岷峨千古雪,都作岷峨山上石。君家右史老泉公,千金费尽勤收拾。一堂真石室。空庭更与添突兀。记当时,《长编》笔砚,日日云烟湿。野老时逢山鬼泣。谁夜持山去难觅。有人依样入明光,玉阶之下岩岩立。琅玕无数碧。风流不数平泉物。欲重吟,青葱玉树,须倩子云笔。
-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拼音版
寻常画屏多画山,何意此山还作屏。峭排直上几千尺,下有石路莓苔青。
-
《题龙华山》拼音版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拼音版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
《饭周平铺南北山峰峦皆奇有佛顶峰鲤鱼岩罗汉洞说者谓类巫山遇雨为云雾所蔽不尽见》拼音版
未见巫山十二峰,人言山与此山同。定知神女藏深处,正在朝云莫雨中。
-
《过龟山》拼音版
...老僧在,相见一茫然。僧老不自知,我老私自怜。驱驰定何获,少壮空已捐。掉头不见答,笑指岸下船。人生何足云,陵谷自变迁。当年此山下,莫测千仞渊。渊中械神物,自昔尧禹传。帆樯避石壁,风雨随香烟。尔来放冬汴,冷沙涨成田。褰裳六月渡,中流一带牵。俯首见砂砾,群渔捕...
-
《胡道士山房听琴》拼音版
石亭老入维摩室,三尺流泉长挂壁。云寒夜半山鬼号,十年两耳秋萧瑟。村溪水落寻山房,颜如渥丹鬓未霜。麻姑大鹏不胜载,挽住且与歌沧浪。菊近重阳破青蕊,犹带潘郎旧风雨。弹冠政自不须弹,我欲挂冠神武去。
-
《题澹山岩二首·其二》拼音版
...纵自尔,此兴不可阑。竹径滑拳局,芒鞋侧蹒跚。南窥下阴洞,北望升天关。鬼穴勇争觑,仙扃谁得?。敷床憩明洁,酌酒休痴顽。幽处可僧磬,回中堪舞鬟。乐极忽有念,相顾生愁颜。指点壁间字,其人多马班。书迹向昧昧,苔痕日斑斑。题名出门去,岁月如循环。何年复此来,三士同...
-
《满庭芳·忆庐山》拼音版
欲买庐山,山前三亩,小桥横过松间。变名吴市,谁认旧容颜。最好栖贤峡外,应自此、都隔尘寰。人稀到,壶中化国,光景更堪闲。无心,求至道,柴门闭了,饱睡甘餐。幸儿成孙长,为扫家山。若问它年归去,蓦地也、双桨来还。愁难舍,清风万壑,高处正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