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李白墓》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写李白墓地的简陋和荒凉,对李白诗文成就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钦慕,同时对李白生前的落魄和身后的萧条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全诗运用多重对比手法,包孕丰富,感慨深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8年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二十八岁,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龙山,元和十二年(817)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的遗愿把李白墓迁至青山。白居易所见,当是范传正未迁葬时的旧墓,“坟高三尺,日益摧圮”(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八月至元和十四年(819)三月左迁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期。
相关诗词
-
《太白楼·其一》拼音版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
《代张孜幻梦李白歌》拼音版
...光闪烁天关开,五云着地长裾来。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作纵横才。巍峨宛似神仙客,一段风雷扶气魄。低头语了却抬头,指点胸前称李白。梦中一面何殷勤,高吟大语喧青云。自言天府偶闲暇,与我握手论高文。一论耳目清,再论心骨惊。豁如混沌初凿破,天地海岳何分明...
-
《题李子云白云窗》拼音版
白云如白月,宛宛复离离。青霓依涧出,玉叶映檐垂。讵阂飞花度,还同病鹤窥。纷晖含户牖,倒影散园池。近看吁欲落,伫立意俱迟。坐卧常相对,成峰晚更奇。
-
《江上望采石怀李白》拼音版
挂席扬子津,东望见采石。千尺金芙蓉,俯瞰蛟龙宅。落日摇青苍,媚我远行客。忆昔谪仙人,矶头坐寒碧。只身傲千古,两眼空八极。笔夺楚山雄,觞飞吴月白。霞光堕宫锦,鲸游喷潮汐。姑水化为醪,三山持作核。客泪寄西风,洒君祠下柏。
-
《哭李和之》拼音版
少小交游到白头,忽闻哀讣泪滂流。孟郊不副韩公望,李白空贻杜甫愁。经学一函传菽粟,诗歌千古戛琳璆。伤心何处尤堪痛,旅榇迢迢向首邱。
-
《醉月滩怀李白》拼音版
渐江之水流日夜,素车白马钱塘下。我来新都饮练溪,十日西干水空大。云雷奔起醉月滩,子规五月啼风寒。溪花锦石浩无主,江上月出青枫间。霞散城阳隅,钟鸣兴唐寺。我家太白高阳徒,手绾长风弄清泌。逸气常联青冥中,山高水深异人至。自从烟驾归浔阳,崩沙湿雾何茫茫。披发狂歌亦何有,大堤杨柳随风长。宣平养真不可问,今日云孙来我傍。夜泛彩鹢破澄碧,濯足倒景疑潇湘。中椒摇影古殿赤,石竹细路吹幽香。我行到此步局促,丹丘老翁神不扬。身骑神骥安所适,腰间宝玦谁为光。沙砾犹与人际会,丈夫心事多徬徨。蛟龙潜宅深水府,鱼鳖唼喋浮渔梁。风吟雨号...
-
《白鹦鹉为方伯情赋》拼音版
鹦鹉西来自垄坁,西山霜霰若为姿。尊前最忆祢衡赋,洲畔空传李白诗。学语共怜多慧质,垂头如亦解愁思。雪衣旧羡莲花舌,明月珠宫何处期。
-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拼音版
江中八月雨如烟,去买徐州送客船。采石山头送李白,身骑明月上青天。
-
《李白酒楼歌》拼音版
溧阳酒楼春水涯,白马系在楼东家。千金醉尽不复顾,犹吹玉笛引吴娃。日斜楼外东风起,春愁满眼杨花里。高歌一曲下楼去,传遍江南数千里。锦袍绿水迷踪迹,月落空梁照颜色。江头尽日不见人,楼上几年无此客。倚栏仰看西飞云,胡为不饮愁其身?即今寂寞千年后,谁酹青山山下坟!
-
《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拼音版
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