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王庠书
〔宋〕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又答王庠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苏轼晚年回答其侄女婿王庠问学的一封书信。信中就读书方法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反对死记硬背;二是求学无捷径无捷径可走,必须勤奋学习;三是学习要讲求方法。这封书信文笔简练,语气谦逊,循循善诱,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殷切期望,也表现了作者的长者风范。
- 作品出处东坡七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这是苏轼回答苏辙女婿王庠求教读书之法的一封家书。苏轼对王庠少年丧父,哀愤深切,闭户苦读,遂精通经史百家,颇多赞誉,曾称他“笔力有余,出语不凡”,然而却多所教诲。《又答王庠书》这封书信作于儋州(今属海南),时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之后。
相关诗词
-
与王庠书
轼启。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余日乃至,水陆盖万余里矣。罪戾远黜,既为亲友忧,又使此二人者,跋涉万里,比其还家,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轼罪大责薄,居此...
-
答金陵使君答王待制见寄杂言
阮公青云器,寓意必豪纵。西临广武寄一笑,英雄纷纷竞如梦。有时不能平,途穷即长恸。仕哉咏怀篇,千载共悲讽。金陵昔为帝王居,气象萧索无复馀。长江连天水东注,台城仿佛存邱墟。主人文章谪仙老,感古能无激怀抱。作亭正得山水胜,登临更值风月好。宾客...
-
近得书帖
廿二日羲之报:近得书,即日又得永兴书,甚慰。想在道可耳。吾疾故尔沉滞。忧悴解日。面近,不具。羲之报。
-
得陈商霖书
山馆无人慰索居,喜君交契有终初。扁舟方起雪溪兴,尺素又传鱼腹书。炊黍定寻前日约,题诗宁怨故人疏。好来相共亲灯火,可惜青春度莫虚。
-
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书见访兼出示著述中兴论诸杂文为赋诗一篇以文轴还之他日亦录寄献之也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
-
奉赠王尚书入朝
圣代臻熙运,皇衷忆旧臣。弛张时有待,拔擢命维新。鲁国崇勋后,王家重望人。暂持田使节,旋总夏官钧。亚相登庸近,中朝献纳频。兵谋方倥偬,衮职要弥纶。发白缘忧国,心丹敢爱身。遥知趋觐日,花...
-
木犀答二吴书·其一
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金粟远看千尺影,犀皮近种百年香。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著紫囊。
-
长诗一章美韩侯也侯宰无锡多善政复以捍禦有功遂升州守之秩行且有日乡人王昶会予京师能具谈侯德予辱知遇尤深弗得归预攀辕之列敬用
...林熟梨柿。每岁春秋社祭馀,亲率吾民行饮礼。推崇有德尊高年,一一酒行躬拜跽。宾主从容酬献间,观感人人良有启。时因公暇入庠舍,左右琴书坐凭几。诸生济济趋上堂,问难执经穷至理。遂致吾乡孝弟风,敦睦夐非他邑比。纵有凶顽亦革面,讼庭罕见施鞭捶。岂独强梁化...
-
木犀答二吴书·其二
月窟何因左右探,犹容坐客竞跻攀。浑疑移种从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间。每为高秋成感慨,却□清味得幽闲。先生燕坐真奇绝,愿作淮南庾子山。
-
挽王尚书夫人归葬
軿车出国门,归葬广陵原。逝水年光尽,重泉白日昏。镜留将拟貌,琴在与招䰟。不解尚书恨,将朝无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