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如此者哉!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此篇文章的核心是论“趣”。在宋人那里,“趣”本来是个艺术审美概念,通常用它来评说作品,而作者却用它来论说具有真美特质的事物,尤其是人的自然真率的生命形态与精神境界。他所谓的“趣”,就是人物的美或魅力。作者认为,这种独特的魅力是建筑在“真”和“自然”的基础上的;有三种人具备:第一是儿童。第二是山林之人,第三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所谓“小人”。不难看出,作者的“趣”正是对李贽“童心”的发挥。不过,作者把“趣”从文学创作引申到人生态度,把人的人格之美和人性之真联系起来,这在我国关于人的审美观念史上是一种新鲜的提法。
相关诗词
-
留别陈正甫
数月燕都屡接游,季方才调迥难俦。名流本自钦前辈,交谊何因得并投。起草正悬题柱望,折梅先动索居愁。风尘远道真相忆,宵梦还随谒凤楼。
-
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
马头姻缔热相寻,谁识清交旧绂簪。泽底李无门望态,村中陈有世婚心。别来得见百罹后,坐到忘言两意深。醉里送君何所有,嚼梅花碎写成吟。
-
正学
...人传其粗,矫讦取世资。口中诚敬语,掎袂挹惠夷。其行则市井,蹠屩差所为。危坐悄长默,覆此庸蚩蚩。经正盛时事,怪女尚抵巇。秉畀幸一旦,嘉谷去稗稊。正士鸳鸿集,古学星日垂。江湖隐沦客,有见真管窥。尔辈受排拫,似亦无孑遗。得无奇英士,失脚遂磷缁。用过贤用...
-
送倪正甫侍郎贺正
雪蘖冰芽又复春,中原□睹属车尘。欢呼汉节从天下,愕立胡儿夹道陈。老去独惭□偃蹇,君行决意问经纶。顾瞻河洛关心处,应记幽燕用事人。
-
自中山别陈子良会之无极作
闭户理案牍,尊酒日慇勤。出郊览物色,桃李花缤纷。游子感行役,因君念离群。况起嘤鸣鸟,怅然不可闻。回首中山道,伤心隔暮云。
-
云甫得莫子偲抄校本简斋集属题·其一
三宗虚谷主西江,律髓精华每卷藏。珍集为君单管得,故应换骨检神方。
-
春日怀高博士正甫
春风此日到桥门,桃李参差日下蕃。璧水晴光生讲席,青藜夜色散词垣。官无俗累名应重,学有心源道自尊。两地相思惭委吏,几回搔首欲销魂。
-
二月三日宿丘温驿见新月正在天心众各惊异因诗以记之
至元癸巳春,二月三日夕。陈子使交州,弭节丘温驿。云开林影明,出门看月色。但见天中间,弯弯贴半璧。同行二三子,相顾各太息。中原月初生,去地才数尺。今...
-
竹枝词·正是侬心叹不平
正是侬心叹不平,忽闻江上棹歌声。夕阳回首郎何处,水远山长无限情。
-
欣会亭
数家邻水竹,一坞共云林。晚食静适己,独谣欣会心。移床随漫兴,操策取幽寻。未爱神锥汝,犹怜妙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