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唐〕
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强扶愁疾向何处,角巾微服尧祠南。
长杨扫地不见日,石门喷作金沙潭。
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于蓝。
庙中往往来击鼓,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有女如花日歌舞。
银鞍绣毂往复回,簸林蹶石鸣风雷。
远烟空翠时明灭,白鸥历乱长飞雪。
红泥亭子赤阑干,碧流环转青锦湍。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君不见绿珠潭水流东海,绿珠红粉沉光彩。
绿珠楼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昨夜秋声阊阖来,洞庭木落骚人哀。
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
生前一笑轻九鼎,魏武何悲铜雀台。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酒中乐酣宵向分,举觞酹尧尧可闻。
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高阳小饮真琐琐,山公酩酊何如我。
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
尔向西秦我东越,暂向瀛洲访金阙。
蓝田太白若可期,为余扫洒石上月。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因尧祠以寄慨,借送行以发泄悒郁不平之气。先写诗人病起策马至尧祠,接着描写在尧祠所见的景象,再转写对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思索,最后写与故人临别相期。全诗跳跃的意象随情思的莫测变幻而组合,情感奔泻直下,夸张奇特,想象丰富,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6年秋
创作背景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李白四十六岁,离所谓的“赐金放还”已两年,居东鲁(今山东一带)。当时李白有故人县令窦薄华将返长安,于是他与三五少年,同游鲁郡(今山东兖州)南郊的尧祠,既登临以览胜,又为友人送行。此诗题下原注:“时久病初起作。”据此可知,李白离开长安后曾经大病了一场,或许与在长安受打击有关。
相关诗词
-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尧没三千岁,青松古庙存。送行奠桂酒,拜舞清心魂。日色促归人,连歌倒芳樽。马嘶俱醉起,分手更何言。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空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击筑向北燕,燕风易水滨。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
送黄明府自燕还楚任兴宁
金门执戟已蹉跎,频自归心梦绿萝。五斗欲谋良夜醉,双凫遥向帝城过。芳洲鹦鹉谁题赋,楚客衣裳旧制荷。想到庾楼还骋望,五云宫阙故人多。
-
送苏明府解官还江东
一邑官虽左,千秋业竟全。何妨彭泽日,不是惠州年。幕府飞林雪,江关入海烟。君归还解摈,谁奏圣明前。
-
送沈明府上计还县
鹓班春色散彤云,一骑都亭袂暂分。大庾南行沧水使,牂牁西下伏波军。茧丝不用曾宽赋,羽檄何论更策勋。到日五花谁可系,琐闱将谒圣明君。
-
送杨明府从军广西
蚤岁棘闱曾射策,辕门老去却谈兵。乌纱有恨黄尘满,青镜无情白发生。半世春风蕉鹿梦,孤舟暮雨竹鸡声。家山万里天西北,犹喜长空共月明。
-
送杜明府谢政还辽
仙郎逸气横朝野,傲岸不落风尘下。邴丹六百辄免官,王阳九折能还马。羁心浪迹日悠悠,楚水吴山十度游。秋风君度红骡碛,知我题诗白鹭洲。
-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