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焚书坑》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首句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盾。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揭示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有利天险也不能守住基业。第三句在点题的同时,进一步对焚书一事做出了评判。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刘邦、项羽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这首诗以史家笔法,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层层推进,自然圆转,言辞夸张,言他人所未言,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鱼]韵
- 创作年代唐末
创作背景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次公书室小饮》拼音版
南屏有幽窗,焚香读道书。林声起肃霜,寒事亦淡如。安时可娱老,静契心地初。谁欤主与宾,酒酌方舒徐。
-
《次韵韶美失舟闵书》拼音版
...卷挂口齿。刘侯西南来,岁月十首尾。闭门阅古今,过眼分亥豕。异书照神藜,奇字哭妖鬼。许身如蠹鱼,文字共生死。风流反得罪,去国果谁耻。仙舟载秘阁,便腹贮名理。江神亦世情,逐客多不喜。厄同焚书秦,恶类灭邢燬。沾濡遍箱箧,痛惜到骨髓。我初闻为惊,终夜成坐起...
-
《大雨破块而入书籍尽湿》拼音版
...,柱下老君翻藏室。子美多应是水仙,遗稿犹罹耒阳厄。初疑汉室滥觞馀,又如高凤堂中麦。儿童见者各心惊,先生笑罢吟肩侧。秦火虽焚道不焚,唐舟纵溺文难溺。摸索枯肠问雨师,奈我胸中真六籍。
-
《述书》拼音版
不知春蚓与秋蛇,嫡嗣山阴第一家。曾彷金钗为转折,谁云花骨有欹斜。焚书空复嗟秦始,炼石应须问女娲。淳古自难清劲易,十年辛苦悔涂鸦。
-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其二》拼音版
周道昔云坠,群言多异同。不经秦火劫,谁识汉儒功。口授篇章外,心传训诂中。峄碑焚已久,刻画信徒工。
-
《信府同知黄侯名其读书之室曰广居》拼音版
...羲驾走轩车。唯诺无不行,尚怀豚与鱼。嗟兹山城氓,憎长逮其胥。好语朝索茅,怒攻昼攘裾。侯来未数月,眉头笑舒舒。退食扫一室,焚香展群书。举头窗楹间,有榜揭广居。力行守仁义,邹公不欺余。
-
《观山灯献徐尚书·其一》拼音版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
-
《飞来寺胜景古迹·其十二·读书坑》拼音版
深涧迷芳草,晴云鼓枻来。王孙何地隐,空有读书台。
-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其五·和王尚书独坐诗韵》拼音版
栖迟蓬荜养慵疏,虚室焚香静掩书。坐进工夫元自尔,心斋意味果何如。圣贤名世几千载,皇极经年十万馀。至理悠然与心会,恍疑身在先天初。
-
《寒夜宿李远及书床同读叶太保诗集》拼音版
...开疆歼贼尤殊勋。君不见节钺遥临贵竹时,播酋胆落如悬丝。可奈渴蛟与饥虎,获取稛载填沟池。瑰丽珠玑瓜子金,掖庭婉转皆为持。上书请讨不见用,终为西南一疮痍。误国奸臣易世见,姚宋没后空回思。又不见甘肃悬河外单弱,以步当骑如捕鹊。万簇霜毛剪剪交,拐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