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是宋末词人周密的词作。这是一首送别词,抒发对被朝廷征召北去的朋友的感慨。上阕铺陈送别的场景,并想象别后的情景,含蓄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念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下阕抒写作者对友人远去的伤感和对友人出仕新朝的担心与不满等复杂的心情。词构思精巧,布局严谨,感情真挚,感人肺腑。
- 作品出处草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高阳台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为此写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这首送别的词。
相关诗词
-
《高阳台·溅泪花开》拼音版
溅泪花开,伤心鸟说,不关春早春迟。绿转平芜,高楼惯感单栖。夜潮惊散填桥鹊,历星霜、深锁葳蕤。步尘香,何处相逢,陌上人归。西园染柳熏桃遍,尚残寒料峭,晚雨凄迷。难得邻娃,隔花唱彻金衣。社前多少飘零燕,怨东风、漫绕空枝。尾翛翛,重定新巢,惜取芳时。
-
《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拼音版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
《高阳台·鹦鹉洲前吹铁笛者属题所著殉学记传奇》拼音版
钱虏为妖,官奴作祟,乾坤臭腐堪羞。便是人豪,撑天壮志都休。人生死亦寻常事,只芙蓉、与尔何仇。愿难酬。泪洒痴天,长此悠悠。当年我亦伤心者,恨东南半壁,学敝风偷。高竖黄龙,一时英物都收。蛾眉谣诼无端起,付春江、往事东流。数从头。忍听银筝,一曲悲秋。
-
《高阳台·题风洞山》拼音版
汉月萧条,胡笳断续,忍看满地斜阳。万种牢愁,故宫犹剩红墙。酸辛莫把从头话,负恩儿、甘作降王。最堪伤。两颗头颅,一样收场。青衫红粉飘零矣,甚鸾颠凤倒,要问苍苍。如此因缘,天公怎太荒唐。裙钗却抢千秋节,坐蒲团、兀自思量。忽回肠。埋近忠坟,魂魄皆香。
-
《高阳台·树掩疏篱》拼音版
...翻。暗销凝、拥髻含情,强自扶妍。闭门长与薰炉守,甚番风偷递,春已堪怜。宿雨难收,依然留住春寒。惜春刻意仍多负,漫等閒、轻送年年。且开怀、小聚为佳,随分尊前。
-
《嘉靖癸巳十一月望前三日舟饮夜阑乘兴登虎丘有作同游者杨文泉道南谢嵩南宜相许高阳初而东君则张馀山瑀也》拼音版
...更深逸兴发,眷言将何之。仰□蕊珠宫,矗矗临水涯。朋游方息驾,灯火犹参差。摄衣履岧峣,积气酿寒飔。昏碑浑莫辩,但可记名谁。讲台固已幻,剑池殊足嗤。云胡千载内,声称乾坤垂。山川待人显,此语良亦私。吴门本平壤,兹丘突而奇。俯视州邑间,罗立还累累。通宵...
-
《高阳台·春初步至莫愁湖,憩胜棋楼,慨然吟望》拼音版
寒水笼烟,荒埼系艇,女墙遮却红尘。未到花时,湖边已有游人。青杨浅覆东西岸,步画阑、都是回文。恨沈沈阑外高楼,楼外黄昏。江南自昔无愁地,甚年来吟眺,但有伤春。绝艳惊才,输他若个名存。鱼天一片前朝影,唤翠娃、收拾垂纶。恁淹留、误了归期,自倒空尊。
-
《高阳台·残柳笼烟》拼音版
残柳笼烟,幽花掩月,旧游记惯台城。湖上秋来,波心冷到鸥盟。韶光容易抛人去,甚南朝、燕燕莺莺。暗销凝。脂水秦淮,流断清泠。蒋山依旧天横翠,祗年时帝子,望...
-
《高阳台·疏雨延秋》拼音版
...描,新愁镇锁遥峰。星辰昨夜浑疑梦,况梦回、啼蟀声中。记当时、门外垂杨,曾系青骢。何人换谱伊凉调,任邻家箫鼓,曼衍鱼龙。月被云妨,孤吟翻恼琼钟。蜡盘泪注鼍更转,引素商、一杵霜钟。怕明朝、特地惊寒,悽断征鸿。
-
《高阳台·微雨收灯》拼音版
微雨收灯,闲门闭景,薄寒中酒愔愔。流水年光,风花过眼无寻。新愁惯是年年有,问几时愁到如今。更休提,多暇承平,佳日园林。白头怕说春明梦,但身闲见在,望苦低吟。无主红芳,谁怜点点鹃心。江山信美犹吾土,道寻欢、高处登临。正销凝,西北浮云,天远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