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宋〕
知君仙骨(3)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4)。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热。我们真像是千载相逢而别于旦夕之间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别的话语来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呀!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1),不见莺啼花落处。
落花已追随回风而去,它本是无心逐风的,春莺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归路”,走出钱塘西途了;从此之后,也就看不见春莺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小提示: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作答词。上阕先表达了对友人的难捨难分之情,後用诙谐语气调侃友人,安慰对方;下阕主要描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友人的赠行词相呼应。全词表现了词人的挚爱之情,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木兰花令
- 创作年代1091年
创作背景
元祐六年(1091年)辛未春三月,东坡守杭任满,奉召还朝,友人马中玉时任两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赋《木兰花令》词赠行,苏轼乃赋此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