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天竺中秋》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中秋之夜诗人在天竺山赏月的独特感受。前两句写江楼赏月的情景,夜已深沉,露水凄冷,但是并未减少人们赏月的豪兴;后两句由人间写到天上,诗人正在品味凝思之际,忽闻月宫中传来卷帘之声,结句的“空”字暗含诗人的失落与惆怅。全诗主题为赏月,但自始至终无一笔写月之皎洁,而是从侧面着笔,以声响衬托,更增添了扑朔迷离的梦幻色彩。
- 作品出处玉茗堂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天竺中秋》这首诗是汤显祖晚年所作。中秋之夜,诗人来到天竺山赏月。小楼濒江而建,在上面可以饱览天竺风光。习习晚风吹来,使诗人顿生遗世独立的快感。望着中秋的一轮明月,诗人不由得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奉和方西川公中秋夕与黄东石郡斋对饮之作用韵二首·其二》拼音版
佳期三五仍秋半,月色中天自不同。举酒聊将酬顾兔,当歌宁复羡非熊。郡斋下榻缘徐孺,客座芳尊接孔融。皎皎银盘悬绮席,华颜照见两殷红。
-
《中秋走笔》拼音版
忽忽不知秋已中,起来望尽江之东。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我狂绝...
-
《中秋烟雨楼望月》拼音版
滮湖此夜月常满,游子数年才得还。老去不谙新世路,醉中犹识旧家山。波光潋滟浮青雀,桂影婆娑拥翠鬟。最是横江羽衣客,数声清唳落人间。
-
《题天竺寺壁》拼音版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
《奉和方西川公中秋夕与黄东石郡斋对饮之作用韵二首·其一》拼音版
美夜清辉宜妙赏,华筵选客有谁同。悲秋忽见楼过雁,爱月何妨轼画熊。玉镜挂城看漏永,金波倒海与天融。尊前自坠山如玉,不用扶携舞袖红。
-
《中秋待月终夕阴晦偶书》拼音版
待月西楼上,平秋气象分。辉光唯此夜,遮掩奈浮云。红烛灯交烂,清香篆自薰。明年好景在,何处会多闻。
-
《宿上天竺》拼音版
倦游情未极,改辙方遵麓。涓涓石濑溅,袅袅梯径曲。松声杂鱼梵,暝色归樵牧。空翠缘目生,孤云共人宿。山月翳寒树,风泉静脩竹。旅梦恋宵镫,羁心向晨旭。天清光始霁,岩深气犹肃。叠岭雾霏霏,高林风穆穆。往返迹未淹,栖寻日苦促。徒抱忧生嗟,斯焉愿投足。
-
《中秋夕东楼宴集用韵·其二》拼音版
明月中天处处同,清辉无似此楼中。宾僚尽倚兰将玉,烹炙真兼鱼与熊。爽逼冠衣森浩窅,影涵闉郭动冲融。一声笛叫光零乱,更借灯前舞袖红。
-
《中秋夕东楼宴集用韵·其一》拼音版
关山雁过晴天迥,凉气偏成鼓角哀。岑寂欲寻娱目处,风流相命上楼来。井参浸汉金波漾,雉堞窥湖玉镜开。满席瑶华依锦绮,相看忍负手中杯。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拼音版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