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七德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叙事史诗,咏叙了李世民创建唐王朝的经过和他即位后所推行的许多善政。全诗语言浅近,明白如话。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新乐府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七德舞》这首乐府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白居易任左拾遗期间。这首诗是新乐府运动的产物,旨在歌颂唐太宗李世民艰苦创业的故事。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唐太宗为秦王时,军中就有《秦王破阵乐》,主要内容是歌颂太宗(当时为秦王)英勇善战的事迹。至贞观七年,唐太宗亲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正式更名为《七德舞》。
相关诗词
-
《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其三·明君大雅》拼音版
明君应乾数,扰乱绍颓基。民庆来苏日,国颂薰风诗。天步或暂艰,列蕃扇迷慝。庙胜敷九代,神谟洞七德。文教洗昏俗,武谊清祲埏。英勋冠帝则,万寿永齐天。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二十六·武舞第一》拼音版
武功既成,缀兆有翼。以节八音,以象七德。俣俣蹲蹲,朱干玉戚。发扬蹈厉,其仪不忒。
-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三·迎武舞入奏武功之曲》拼音版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总干山立,七德以贞。
-
《嘉祐大行皇帝挽诗十首·其七》拼音版
陵阙俨因山,明中恍下天。燃鱼常照夜,耕象自成田。鸿洞深投玉,莓苔密瘗钱。涕流昭德舞,无复柏梁篇。
-
《拟李长吉上之回·其一》拼音版
上之回,七德舞。献泮宫,衅灵鼓。鲸观筑,狼胥封。销剑戟,铭鼎钟。蚩尤旂捲天弧屈,文治武功光日月。
-
《寿周天德母七十》拼音版
好风催煖上梅枝,香落佳儿舞袖垂。堂上尽堪娱寿母,人间元自有瑶池。青冥细斫天台近,浴日刚从海屋离。归箧琅琅珠玉富,白云经岁绕峨眉。
-
《次韵寄和桂德山明府偶然作·其二》拼音版
古书罗我床,古剑啸我壁。挂席问神山,欲到嗟无日。大厦欻欹身,群圬墁其隙,松寒众草死,凤叫百鸟寂。拔剑舞七盘,剑气冲天碧。
-
《绍兴朝会十三首·其二·酒载行用武舞》拼音版
止戈曰武,惟圣为能。御得其道,无敢不庭。整我六师,稽诸七德。不吴不扬,有严有翼。
-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拼音版
...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拼音版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