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描述了当年在京师群贤毕至、同登科第、恍临仙境的盛况,并特别点出朱氏最为年少。颔联写出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之际,进士们脱下白色襕衫,以期交上好运,更换有色官服,并纷纷以红纸名片去和红粉佳人结识的风流行径。颈联进一步渲染了他们在歌楼妓馆、柳陌花衢欢宴流连的情状,笔黑艳丽,风调旖旎。尾联忽作突转,由往昔神仙般的生活片断,跌落到而今与朱氏均为异县小吏,折腰于尘埃的凄伤境况,而共同追想昔日风光,只如人间天上,对比极为鲜明强烈,宦情的落寞昭然若见。
- 作品出处宋诗钞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朱九龄是诗人的同榜进士,交谊甚笃。砀山(今属安徽)主簿是朱九龄进士及第后初授的官职,而诗人初授成武(今属山东)主簿。这首寄赠诗即作于成武县任上。
诗人胸怀大志,时称“心有屠龙夺明珠志”(刘斧《青琐高议》),对于杂务繁冗的主薄一职颇不称意,曾一再写诗表明心迹:“位卑松在涧,俸薄叶经霜”(《成武县作》),“除官佐卑邑,折腰称小吏”(《谪居感事》)。成武在当时又是一个“雨菌生书案,饥禽啄印床”的贫瘠小县,与诗人刚离开的繁华的京师悬若霄壤。这一切都使他缅怀那进士及第时春风得意的情景,而对当时的处境深感失望。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作了这首七律寄赠给遭际相同的同年朱九龄以抒慨。
相关诗词
-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拼音版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
-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拼音版
...来异,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
《送何正臣主簿》拼音版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可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拼音版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结发念善事,黾勉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
《酬别江主簿屯骑》拼音版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鶱。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寒虫鸣趯...
-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拼音版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拼音版
...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庐并。绮丽玄晖拥,笺诔任昉骋。自我一家则,未缺只字警。千秋沧海南,名系朱鸟影。归老守故林,恋阙悄延颈。波涛良史笔,芜绝大庾岭。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请。再读徐孺碑,犹思理烟艇。
-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拼音版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拼音版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拼音版
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