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唐〕
火树银花(1)合,星桥(2)铁锁开(3)。
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
暗尘(1)随马去,明月逐人来(2)。
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
游伎(1)皆秾李(2),行歌尽落梅(3)。
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
金吾(1)不禁夜(2),玉漏(3)莫相催。
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
小提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苏味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长安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另有报道记载该诗描写了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的盛况)。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 作品别称上元、观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01年
创作背景
据刘肃《大唐新语·文章》载:武则天神龙之际,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此诗即当时苏味道所做,大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也有学者认为,《正月十五夜》此诗作于神功元年(697年)或长安元年(701年)。
相关诗词
-
八月十五夜
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
七月十五夜舆幼点泛月同赋兼答珍午再叠之意三叠前韵
...,所慊潮汐通裨瀛。我衡君宇间一苇,还往相饷风月清。顷来似嫌村酒薄,挈榣教助衰颜赪。世间何者算吾有,园池草木空菁英。佳人良夜岁几见,不醉忍放金盆倾?鉴亭此际正可鉴,照见平子巡檐情。相望村郭三月近,诗筒如响谁严程?北来新雁乱心曲,归橹怕作呕鸦声。
-
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
正月十五日夜月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
八月十五夜与诸友游南湖玩月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桂影摇浊醪,波光照酡颜。高怀浩无际,妙语险莫攀。夜深风露冷,投宿敲禅关。时闻桥下泉,决决鸣佩环。兹游寻旧约,正朔已七颁。缅想泮宫老,邈在淮南山。
-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
-
长安正月十五日
諠諠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其一
雾净金波溢,天开碧幕空。夜寒虽料峭,春意自冲融。熠熠枝上露,翛翛竹杪风。暂还林野兴,不似畜樊笼。
-
八月十五夜玩月
前年磬湖新雨歇,独绕湖边待明月。夜深云散月华来,疑是山阴踏晴雪。去年锁宿校群英,冰娥于人亦有情。仰看一镜缘云上,俯听春蚕食叶声。今年广文在官舍,亦复开樽临月榭。慈颜一笑綵衣轻,谁云官冷孤清夜。酒阑月色更徘徊,捲帘开户真佳哉。悬知明年应更好,扁舟正...
-
予癸巳在京口因郡中元夕张灯偶阅国史靖康丙午正月十五日辛巳祐陵南巡驻跸是郡二月二十三日己未始还京师凡居郡三十有八兹闻箫鼓感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