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1)里起炊烟。

我避世来到东村,这地方有多么深?只见青山深处冒出缕缕炊烟。

(1)嫌茅屋(2)低小,净扫土床堪醉(3)眠。

岂敢嫌茅屋极其低矮,扫干净土床也足可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鸟不停地啭鸣,更觉四周寂静,花开得很晚是因为地气偏寒。

遥看翠竹娟娟(1)好,犹隔西泉(2)数亩田。

我遥望那翠绿的竹子姿态娟娟,仍然隔着西泉寺的数亩废地。

小提示:王庭珪《移居东村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移居东村作》是宋代诗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交待题中“移居”的地点与原因;三四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五六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最后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全诗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娴静,曲折含蓄地道出移居偏地的快感。

创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过茶陵丞之类的小官,且与上司不和,看到时世无道,便于宣和末,“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宋名臣言行录》)《移居东村作》这首诗大概就作于其隐居避时之时,写诗人为避乱或逃避世俗干扰移居之事。

王庭珪

王庭珪

宋代诗人

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曾官茶陵县丞,孝宗时授国子监主簿等。他同情农民,诗风率直,有不少清新之作,但也有些模仿黄庭坚的诗作,缺乏创造。词、文在当时颇有名气有《卢溪集》50卷和《卢溪词》存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