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移居东村作》是宋代诗人王庭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两句交待题中“移居”的地点与原因;三四句是叙事言怀,写初到的活动和感受,写居住的内景;五六句写住下之后外景的幽静;最后两句收束,是用古寺来强调东村山景实堪爱赏,且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全诗通过层层推进的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一幅避世的清幽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娴静,曲折含蓄地道出移居偏地的快感。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代
创作背景
王庭珪秉性耿直,只做过茶陵丞之类的小官,且与上司不和,看到时世无道,便于宣和末,“无宦游意,学道著书,若将终焉邑有卢溪,筑草堂其上,乡人号卢溪先生。”(《宋名臣言行录》)《移居东村作》这首诗大概就作于其隐居避时之时,写诗人为避乱或逃避世俗干扰移居之事。
相关诗词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一
白盐危峤北,赤甲古城东。平地一川稳,高山四面同。烟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风。人事伤蓬转,吾将守桂丛。
-
移居西湖作二首·其二
官园树影昼阴阴,咫尺清凉莫浣心。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闲眠宿处深。争似出尘地行止,东林苔径入西林。
-
移居东城
移居古城裔,桑竹似村墟。已谓丹霞近,无嫌白日疏。天晴时见鹤,池浅尚通鱼。赖有知心者,过门亦下车。
-
迁村居二首·其一
移居入村宇,树阙见城隍。云水虽堪画,恩私不可忘。猿涎滴鹤氅,麈尾拂僧床。弃逐随樵牧,何由报稻粱。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二
东屯复瀼西,一种住青溪。来往皆茅屋,淹留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无蹊。若访衰翁语,须令剩客迷。
-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四首·其四
牢落西江外,参差北户间。久游巴子国,卧病楚人山。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寒空见鸳鹭,回首忆朝班。
-
山人居涧上号涧居因涧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
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泠泠出云窦,决决漱石齿。流行本无意,遇坎还自止。坎深遂成池,寒光映窗几。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唯供种白莲,不洗闻尧耳。
-
村行·其一
西村历历复东村,鸡犬相闻结世婚。百岁老人屋底笑,兵戈不识长儿孙。
-
自城内移居东溪
乱后居难定,秋深念转生。翻书存杜老,问卜少君平。落日孤村暗,荒烟万树横。匣中埋剑气,郁郁向谁鸣。
-
朱文宿侍御移居东邻与孚若过访席间联句得二韵明日足成
莫厌移居客过频,为君深喜得芳邻。诗书二十年前会,乡国三千里外身。河水未冰鱼正美,江船近到酒犹新。独惭蹇劣非公辈,还许青云接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