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招隐士》是汉代淮南王刘安门客淮南小山(一说为淮南王刘安)的作品。其主要内容为陈说山中的艰苦险恶,劝告所招的隐士(王孙)归来。全赋采用铺叙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荒山溪谷的凄凉幽险,渲染出令人怵目惊心的艺术氛围,显现隐士幽居的寂寥艰危,急切地表达“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向,通篇感情浓郁,意味深长,音节和谐,优美动人。此赋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美学价值,历来为人所称道,堪称汉代骚体赋的精品。
- 作品出处楚辞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西汉
创作背景
《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招隐士》当是其中的一篇。此篇始见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题为淮南小山作,然而萧统《文选》则题刘安作。
关于文章的创作背景,说法也不一。王逸说是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王夫之说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召致山谷潜伏之士”而作,而不少研究者则以为是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的作品。
相关诗词
-
《越问·其十一·隐逸》拼音版
...引声兮,歌竞传于仲御。渔镜湖以赋诗兮,岛尚号于方干。黄公列乎四皓兮,成定储之羽翼。嵇康侪于七贤兮,著养生之至言。王子猷咏招隐兮,爱山阴之竹种。谢灵运赋山居兮,采地黄为溪荪。著貂裘坐岩石兮,弘之志不在钓。袘豹席与棕桥兮,志和岂羡回轩。彼皆不事王侯...
-
《鹤山小隐》拼音版
...山苍苍在何许,嘉名独擅东南雄。中有隐士好事者,作图远寄乌台下。乌台柱史隐士交,持卷索我挥狂毫。开图指点山佳处,峭壁回峦簇烟树。涧花流出山中春,松风扫遍溪头路。数椽茅屋何萧然,白云檐宇常周旋。读易已了嘉遁趣,作诗或赋招隐篇。此境初从柱史说,令人掩卷想奇绝...
-
《招隐诗》拼音版
登山招隐士,褰裳蹑遗踪。华条当圜室,翠叶代绮窗。
-
《易水行赠修和谢德之高士》拼音版
...招隐琅琅然,画然勇变易水寒。槁梧语急声欲干,哀丝欲绝回风酸。激昂馀地涵清圜,弗落断崖清夜湍。想当悲歌蓄真怒,发立如棘冲其冠。慨慷一死不复惜,从容按辔无求还。投机之间不容发,一失万古成永叹。尘侵匕首壮士死,谁写遗恨归清弹。谓言此曲无再弹,浑刚不敌智士...
-
《反招隐诗》拼音版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今虽盛明世,能无中林士。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鹍鸡先晨鸣,哀风迎夜起。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推分得天和,矫性失至理...
-
《密之与鉴在相依桂水,贻书招予。书怀二十八韵奉答》拼音版
...西京。对酒探阄熟,联吟并马行。双星随斗出,一雁掠霜鸣。祗觉生存幸,翻悲死丧轻!武公尸不返,农父祸谁撄!白社馀三士,青云仗两兄。服官怜我拙,招隐鉴君诚!水忆漓江碧,峰思独秀晴。躯残舌仍在,粒绝笔能耕。岁月将诗记,篇章把烛评。春帆应抚手,唱和送馀生!
-
《题招隐寺》拼音版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
《招隐诗二首》拼音版
【其一】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连惠亮未遇,雄才屈不伸。【其二】栖迟四野外,陆沈背当时。循名掩不著,藏器待无期。羲和策六龙,弭节越崦嵫。盛年俯仰过,忽若振轻丝。
-
《南隐游泉山》拼音版
名山狎招隐,俗外远相求。还如倒景望,忽似阆风游。临崖俯大壑,披雾仰飞流。岁积松方偃,年深椿欲秋。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何须问方士,此处即瀛洲。
-
《樵南硕隐篇》拼音版
...可望不可到,千岩万壑溪潺湲。虹桥似宴曾孙处,龙湫即是东瓯路。台岳飞来一片霞,天窗散作晴空雾。树树五柳丝,山山丛桂枝。何期招隐客,但咏归来辞。白云洞口杳无极,考槃在涧差堪适。岂为山公高阳池,不知丞相平泉石。五色清波映凤毛,双栖丹穴齐鹓翼。于陵可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