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主要歌咏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即名为咏梅,实为抒怀,借早梅写照自己早慧、早名而却因此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去贡献自己才学的坎坷不遇的身世。咏物中暗寓抒情,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这首咏物写于何年,诸说不一,可能是诗人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为书记,入蜀时所作。他的《韩冬郎即席二首》,有“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冬雪到时春”句。作者赴蜀,在这年冬天,有《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一诗。这首诗或者是在这年所作。
相关诗词
-
《十一月十四日北风欲雪登楼作》拼音版
木落云荒短景催,江号楼迥暮空哀。北风吹客忽已晚,壮岁辞人殊不回。兀兀祇成天共醉,茫茫始信世无才。三年魏阙休回首,极目嵯峨是债台。
-
《闻苏斋还京谢恩复守台郡次韵二律·其一》拼音版
冲烟踏雪破风尘,垂老还京剩此身。十一年中三至者,万千里外再来人。携囊贮句虽云富,托钵偿逋未了贫。若问个中无限意,新衔自署更生臣。
-
《十一月初三日夜有兴寻梅》拼音版
树下春来往,窗间月死生。寻梅何处好,随意自溪行。酒债应无数,灯花各有情。明朝江上路,风雪一诗成。
-
《十一月七日雪中闻宋中道与其内祥源观烧香》拼音版
三日不相见,逢人问始知。
-
《吴正仲求红梅接头》拼音版
君家梅溪上,但见梅花白。
-
《和十一月十二日与诸君登西园亭榭怀旧书事·其二》拼音版
莎径依然见莎叶,莲塘无复有莲花。更看白水满城下,说著当时龙骨车。
-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其二》拼音版
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时未合开。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
《九月见梅花》拼音版
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
《次韵虞仲容咏雪一首》拼音版
十年九作穷途客,惯见天花面旋飘。江上舞鸥如背我,沙边立鹤独齐腰。衣黏落片行呼酒,船触轻冰半渡桥。谁识此时诗思乱,缓歌黄竹想西瑶。
-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其一》拼音版
当时开向杏花後,今日绽当梅萼前。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