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碑
〔唐〕
碑(2)者,悲也。古者悬而窆(3),用木。后人书之(4)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2)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5),生而有功德政事(6)者,亦碑(2)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7)矣。余之碑(2)野庙(1)也,非有政事(6)功德可纪,直(8)悲夫甿(9)竭其力,以奉(10)无名之土木(11)而已矣!
碑的意思,是表示悲哀。古时候用绳子将棺木吊进墓穴安葬,安葬时用大木头垫在棺材下面,系上绳索,以便搬动棺材。后人在木头上写明死者的生平事迹来表彰他的功业德行,于是留下它不舍得丢掉,碑的名称由此得来。从秦汉以后,有功业德行、施政办事的活着的人,也为他立碑,并且把木头换成了石头,这就失去了原来的用处。我为野庙立碑,并不是有什么施政办事的功业德行可以记述,只不过悲伤农民竭尽他们的力量来供奉野庙里泥塑木雕的神像罢了。
瓯越间好事(1)鬼,山椒(2)水滨多淫祀(3)。其庙貌(4)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5);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6),峻之以陛(7)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8),萝茑(9)翳(10)于上,鸱鸮(11)室其间。车马徒隶(12),丛杂怪状(13)。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大者椎(14)牛;次者击豕(15),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16)。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17)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瓯越一带有侍奉鬼神的传统习俗,山顶水边有很多不该祭祀的祭供。那些庙中供奉的神像,外表威武果断、黝黑硕大的,就称将军;和气谨慎、白皙年少的,就称某郎:老妇人外貌庄重而有威严,就称姥;妇女面容艳丽的,就称姑。供举神像的地方,厅堂建筑得很宽敞,台阶筑得很高,左右种植着十分茂密的古树,女萝和茑萝在上面遮蔽了阳光,猫头鹰在树木间筑巢。神庙两廊中的神用车马和随从差役,众多繁杂,奇形怪状。农民们自己塑造了这些神像,又对这些神鬼偶像感到害怕,跑来祭祀唯恐落在后面。大的杀牛来祭祀,其次杀猪来祭杞,小的也不下于杀狗、鸡、鱼和菽来祭祀。平时祭祀用的家畜和酒食,宁可家里缺少,也不能让神像缺少。如果有一天不勤勉,灾祸就随之降临,老人小孩,家畜牛马都战战兢兢的。疾痛死丧,农民不认为恰巧遇到这个时候!自己不明白生老痛死的规律,全部归结到了神身上。
虽然,若以(4)古言之,则戾(1);以(4)今言之,则庶乎(2)神之不足过(3)也。何者?岂不以(4)生能御(5)大灾,捍(6)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5)灾捍(6)患者为比,是戾(1)于古也明矣。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7),口粱肉(8),载车马(9),拥(10)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11),清民之暍(12),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4)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13),颠踬窜踣(14),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15)弁(16)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4)今言之,则庶乎(2)神之不足过(3)也。
虽然这样,如果按照古代的礼制来衡量,就不合事理;但按现在的礼制来衡量,也许将野庙中无名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过。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活着的时候能够抵御大灾,抵抗大患,他死后就该享用活着的人的祭祀吗?野庙里供奉的无名的神像,不能同抵御祸患死后受到祭祀的神相比,这是明显不合乎古代礼制的地方。现在也有威武果断、体格硕大的人,也有和气谨慎、青春年少的人。登上台阶,举行大型酒宴,耳听音乐演奏,口吃精美食品,乘车骑马,被仆从包围的人都是这样的。解除人民的沉重苦难,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这些他们不曾放在心上。百姓必须供奉的东西,一天不勤勉,就派出凶悍的官吏,滥用酷刑,强迫他们去做事。贪官污吏与无名之神相比,谁给人民带来的灾祸严重?平时国家没有事情,这些人一直被视为贤士良臣。一旦国家有大的祸患,应当报效国家的时候,却昏乱害怕,遇到危险即仓惶逃遁,乞求作囚徒都来不及。这是戴着礼帽会说话的泥塑木雕罢了,又为什么责备那些真的泥塑木雕呢!所以说,按现在的礼制来衡量,也许将野庙中的无名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1)!禄位颀(2)颀(2),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3)!
文章写完了,写一首诗,作为文章的总结:徒具形体的土木鬼神,偷窃我百姓的酒食祭品,本来就没有什么名分;智慧才能与泥塑木雕一般的官吏,偷窃我君主的俸禄官位,怎么能让人效法呢?俸禄优厚官位崇高,酒食祭品却非常微薄。神享用祭品,谁说他不对?看着我立的碑,知道我的碑文情感多么伤悲。
小提示:陆龟蒙《野庙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野庙碑》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创作的一篇讽刺小品文。这是为一座不知名的乡野神庙撰写的碑文。全文三段,最后附诗一首。第一段叙述碑的由来和作者为野庙立碑的原因;第二段说明产生农民供奉着一群根本不值得供养的神鬼偶像这种可悲现象的原因;第三段是借题发挥,把唐末的文官武将跟野庙里的土木偶像加以比较分析,得出当时官僚是戴官帽、说人话的偶像,比真的木土偶像更恶劣的结论。此文风格严峻冷隽,发人深省,不但具有杂感所要求的现实性、议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更具有文学艺术上的典型性和形象性。
- 作品别称野庙碑并诗
- 作品出处全唐文
- 文学体裁杂文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加之后来即位的唐懿宗、唐僖宗都只知道寻欢作乐,使朝政腐败到极点。统治者和地主官僚为了加紧剥削农民,一方面敲骨吸髓、高利盘剥,另一方面极力推崇封建迷信,还到处树碑立传,愚弄百姓于股掌之中。陆龟蒙因看不惯尔虞汝诈的官场黑暗和贪官污史的凶残刁险,不再出仕,这时隐居在吴淞江畔的甫里(今江苏苏州甪直镇),写了大量语言犀利、文笔冷隽的诗文,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作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其中就包括这篇《野庙碑》。
相关诗词
-
赠野庙祈雨老巫
桑条无叶土生烟,上德由来合动天。铜鼓祭龙云塞庙,对花歌咏似狂颠。
-
题珠林江口谢公庙与旷伯逵同赋
倒石源头野庙开,乱馀临眺独兴哀。晚山隔岸云霞出,秋水满江凫雁来。王气已消陈帝垒,客愁长绕越王台。烽烟西北犹传警,击节酣歌首独回。
-
舜庙
声断薰弦万壑幽,三千年事水空流。衮衣剥落星辰古,野庙凄凉鹿豕秋。孝友风微惟故井,神明胄冷尚荒州。九疑回首孤云远,老泪斑斑楚竹愁。
-
僧雍野堂赞
野堂之野,大千世界。野堂之堂,匪茅一把。也无籓篱,也无闲架。风月往来,云壑上下。空空洞洞,规模广大。是真非真,是假非假。善哉善哉,无成无坏。
-
处州孔子庙碑
...生、高堂生、扬雄、郑玄等数十人,皆图之壁。选博士弟子必皆其人,又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习其中。置本钱廪米,令可继处以守。庙成,躬率吏及博士弟子,入学行释菜礼,耆老叹嗟,其子弟皆兴于学。邺侯尚文,其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可歌也已。乃...
-
宋宗庙登歌八首·其二·相国掾府君歌
乃立清庙,清庙肃肃。乃备礼容,礼容穆穆。显允皇祖,昭是嗣服。锡兹繁祉,聿怀多福。
-
四上五云山因至绝顶野庙侧遇雨归院
木落吴霜冷缊袍,江湖千里入秋毫。丹青野庙开群象,云雨中天出两高。南镇紫霄神禹穴,西风白马伍胥涛。故林咫尺黄花好,若个行吟续楚骚。
-
钓台观新刻范文正碑
日角曈曈上蔡阳,有星飞去避馀光。东西怵迫谢新进,南北逍遥乐故乡。载刻庙碑求琰琬,一新祠宇照沧浪。使君着意敦风俗,更作高堂榜卒章。
-
简沈沅陵求潮州韩文公庙碑并抄山谷碑诗二首 其一
公曾数载潮阳掾,笔力怪来韩与苏。璧上庙碑当乞我,庶求涓滴润焦枯。
-
潮州韩文公庙碑
...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