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是唐末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勾勒出军阀叛乱与人民受难这组相对立的总体面面;颔联和颈联具体描写军阀无法无天的暴行;尾联点明叛乱发生的背景。全诗不仅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唐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而且饱含诗人的满腔激情,造语接近口语,于通俗中见冷竣。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82年
创作背景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这首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当时,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唐政府西迁。各地的地主武装在混乱状态中乘机抢掠财货,残害人民,到处造成流血恐怖的事件。诗人在旅途中亲眼看到这种情况,于是写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将乞归示同志》拼音版
别离在俄顷,一刻逾千金。茫茫百端集,匪独悲牙琴。白日自天上,浮云且勿侵。神仙谅虚语,忠孝珍素心。但恐同志少,终苦力弗任。掉头已巢父,淮南秋渐深。不见空中书,祖筵酒重斟。酒酣论古事,涕泪沾衣襟。圯上一谋面,赤松何日寻。僧寮芋初熟,未解长源簪。炊粱不就...
-
《将北征书示同志》拼音版
...对此欣有悟,偃息忘其疲。倦鸟思安巢,岂不恋旧枝。云胡牵远役,行与家山辞。云萝恰相恋,猿鹤有馀悲。登堂慰慈母,且复念群儿。中馈久无人,寒燠谁当知。童仆三五辈,各各顾其私。居者自为欢,行者惨不怡。残书粗检点,琴剑莽无姿。敝絮足禦寒,裋褐固其宜。曰...
-
《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其一》拼音版
偶向中原赋采薇,羽书连夕促征騑。袪风自赏参军檄,绣雪来题老将衣。如叶琴装侪客燕,落梅笳拍竞妃豨。平生自厌儒冠腐,不为封侯相也飞。
-
《将之罗浮发凤城途中述怀示同游》拼音版
日月悬太空,星辰列次舍。名山奠坤轴,川流亘长夜。丈夫生其间,独往安可谢。三光罗心胸,五岳为台榭。焉能事田园,何用植桑柘。伊余秉孤贞,少伏长林下。一朝谬通籍,风云在呼咤。岳渎恣所如,行游半区夏。一自拂衣归,泉石多清暇。忽忽二十年,卒卒如驹罅。言念罗与浮,光灵岱嵩亚。郁郁岩洞幽,翼翼飞泉泻。矧有同心人,白鹤时能跨。今者如不往,百岁行将罢。因兹乘兴来,清秋发长驾。不学南州生,区区力耕稼。不学向平游,犹待毕婚嫁。誓将陟其巅,山灵谅余迓。
-
《奉檄赴古北口军次祀軷有期书示同志·其二》拼音版
唾手燕云路几千,真同一障去乘边。林盘苍鹘横残照,花扑黄艳少年。盾笔烟高金戟拓,文鳞波隔玉兜眠。征西车骑驰如雨,费煞啼乌送锦鞯。
-
《次韵奉酬邵美中奉议示同舍》拼音版
真太忙生苟一时,野情幽事每交驰。同舟济者聊倾盖,吾党归欤盍指期。风日频开友颜笑,珠玑间出洗愁诗。小儒坐耗大官食,羞学饥猿嗛两颐。
-
《住京寄同志》拼音版
在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
《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于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其一》拼音版
水西投宿返秋霜,起听晨钟厌束装。尚惜故人轻作别,乱山深处过重阳。
-
《水西与李彦恢相从余将取旌德趋徽州彦恢先归旌德相候彭元任亦自太平县来相送遇于三溪驿遂同过旌德道中呈二子三首·其二》拼音版
村场路僻多无酒,野菊寒深亦未花。底事中原归不得,又扶衰病过天涯。
-
《郡治西厅锦被花不为治架每花开覆地而红或缘他木以升予分其本植草亭之东家僮相与栽木于地高七尺许上布圆竹复破竹交加之外出四檐如》拼音版
...荣,满架笼新绿。红浅暗香深,揖逊蔷薇服。此花名锦被,覆我四围足。比之公孙布,岂不堪华缛。自惭流落人,尚此享痴福。我欲饮其中,乱影交醽醁。拥被即长谣,傲枕眠清熟。又欲效王勃,醉处先磨墨。引此略覆面,肠胃成机轴。染笔起临风,定作花芬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