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是金末元初散曲作家杜仁杰创作的套曲。这套曲子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庄稼汉秋收后进城看戏的情形,再现了元代勾栏的建筑和院本、杂剧的演出情况,描绘真实具体,不仅剧场如见,演员的化妆和表演,剧本的名称和内容等,皆历历在目,保留了一份研究中国戏曲史的珍贵资料。全曲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故事情节完整,心理刻画入微,语言清新幽默,风格诙谐活泼。
- 作品出处全元散曲
- 文学体裁散曲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关于此曲的创作时间和地点,有学者认为是杜仁杰中年时期在东平做幕宾时的作品,所反映的是元初山东杂剧演出和勾栏形制;也有学者认为是杜仁杰早年在汴京居住期间创作的作品,所反映的是金末汴京杂剧演出和勾栏形制;还有学者认为此曲当写于蒙古帝国经济已得到恢复的时期,即约在杜仁杰的晚年。
相关诗词
-
《庄子·杂篇·(3)则阳》拼音版
...谓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仲尼问于大史大、伯常骞、韦曰:“夫卫灵公饮酒湛乐,不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诸侯之际: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大曰:“是因是也。”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史鳅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其慢若彼...
-
《不寝二首·其一》拼音版
蘧蘧据槁元无寐,栩栩穿花不识愁。老子定中曾看破,宁为蝴蝶勿为周。
-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年偶效颦为之韵险不复和也五爱·其五》拼音版
古云龟与鹤,阅世寿尤长。试问刳肠卜,何如曳尾藏。有灵宁毁椟,无用且支床。吸视堪传否,仙家不死方。
-
《宿庄家二首·其二》拼音版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逾陂。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
《宿庄家二首·其一》拼音版
初秋风露变,偶出憩庄家。原稼无全穗,陂荷有晚花。疏钟逾涧响,微月转林斜。邻媪头如雪,灯前自绩麻。
-
《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然鲜明贯暑寒而不改菊中之贞士也余以比之商山四皓为之赋》拼音版
...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独馀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
-
《访人不遇·其一》拼音版
问水寻山偶自行,瘦筇聊复尽吾情。山禽不识贤东意,尽向花前管送迎。
-
《田家行》拼音版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
《庄居野行》拼音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拼音版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