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隋大业长白山谣》是隋朝民歌,被认为即是王薄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这是一首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的歌谣,热情地赞美了王薄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他那种与反动统治阶级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这首歌谣以通俗的语言、高昂的格调、热烈的感情、铺叙的手法,颇为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革命农民的英雄群相。
- 作品出处类说
- 文学体裁歌谣
- 创作年代隋朝
创作背景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他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横征暴敛,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杨广上台以后不久,就征集全国人力物力,准备发动对高句丽的侵略战争。人民坚决反对这种战争,并连续举行了多次的武装起义。公元611年,王薄率领农民在长白山区首先举起造反的旗帜,揭开了隋末农民革命战争的序幕。《隋大业长白山谣》这首歌谣就是歌颂起义军的。
相关诗词
-
《长白山》拼音版
帝业荒东北,兹山实效灵。龙形蟠大野,云气撼沧溟。水泻双流白,天开万古青。何年驻銮跸,珥笔侍仙廷。
-
《赠张就山隐君》拼音版
相逢杯酒说行藏,问字曾师李奉常。梁苑十年依幸舍,商歌一曲擅词场。乡心长白山头月,客鬓桑乾马上霜。昨夜读君张翰咏,西风已自断归肠。
-
《望祀长白山》拼音版
名山钟灵秀,二水发真源。翠霭笼天窟,红云拥地根。千秋佳兆启,一代典仪尊。翘首瞻晴昊,岧峣逼帝阍。
-
《王烟客先生长白山图歌》拼音版
泰山东北址,副岳惟肃然。茂陵刘郎封禅处,金枝玉叶尝绵绵。太常兴到山图出,千峰万壑相钩连。黑气淋漓走风雨,笔痕缥缈生云烟。会仙崔嵬三千仞,峰峦剑立树倒悬。大谷两嶂更奇绝,或如狮吼或象眠。源源不断绣江水,黛溪百折清且涟。展卷恍入翠微里,伏生范老同周旋。我家小山临黄谷,负耒独耕谷口田。闲上摩诃采芝草,却临黉堂酌醴泉。手握绿文蝌蚪字,寻真日日踏层巅。闻有仙人号白兔,倒骑白兔凌青天。仙人不知何处去,柴门流水今依然。
-
《望医巫闾山·其二》拼音版
我闻长白山,山高数万仞。未入古版图,因让此山峻。拔地更摩天,指作幽州镇。诸峰如儿孙,俯首各效顺。木叶虽有名,视此称后进。石产珣玗琪,尔雅堪徵信。疑即今锦川,珍奇同玉润。宝藏待人求,山灵不悭吝。朅来值夏初,残花落成阵。领略勿太疏,停车子细认。
-
《大房金源诸陵二首·其二》拼音版
长白山高朔漠连,金源风致故依然。千秋魂魄犹思沛,万里丘陵却到燕。感事重翻江统疏,伤心莫问靖康年。幽兰一烬雄图歇,汝水悠悠入墓田。
-
《寄满洲国外交总长同宗介石君》拼音版
长白山高风雪寒,松花江阔奔狂澜。三千民众建新国,直上扶摇鹏翮抟。五族共和尾不掉,问谁铁石为忠肝。夺取河山压孤寡,胡儿石勒嗤权奸。善后东亚不筹策,久迷当局清旁观。强要终忌鼠投器,躁急应愁猴毁冠。南海幽囚旧天子,复辟军中咨议官。奋飞神雀得生处,不冻山头悲纥...
-
《长山王同年学博过访因谈醴泉寺赠以小诗》拼音版
君家长白山,中有醴泉寺。垂老不能游,笑我缘何事。君今访我来,更复谈清致。一泉生峰顶,乱流到平地。范公读书堂,四时有苍翠。岂惟山水佳,其人亦相似。名高齐鲁间,羡君从早岁。同榜称白眉,词林为赤帜。地灵人亦杰,相传岂无谓。礼闱久抱屈,复罢催租吏。横经向何所,...
-
《长白山怀古》拼音版
山回长白重经过,十世怀贤意若何。饭粥事空荒古寺,读书声歇暗烟萝。中朝德业应难及,西夏勋名更不磨。向晚凭谁话忧乐,柏台清夜月明多。
-
《白云涧》拼音版
长白山中好崖谷,翠飞岩高削苍玉。我来结茆卧其下,老树当门一溪绿。吾家康乐真绝尘,夙昔本是青云人。偶然高躅爱幽独,白云涧北卜居新。野径纡回抱丹嶂,草阁茆檐势相向。细雨春花两蜡屐,落日秋风一藤杖。相过相对每经时,幽意但有闲云知。青林夜黑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