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少夜来雨,水到岸头浑欲平。

出处出自宋代谢谔的《鳌溪·其一

释义一夜之间不知倾注了多少雨水,鳌溪的水势齐平,几乎和这堤岸一样。

鳌溪·其一

数板小桥横晚晴,两行古木弄春荣。

不知多少夜来雨,水到岸头浑欲平。

作品简介

《鳌溪》是宋代诗人谢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二句写雨刚停天方晴时,鳌溪上横架一座可怜的小小板桥,溪两岸挺立成行茂密的古老树木,以及夜来风雨所摧折零落的花花草草;三四句写不知下了多少雨导致这鳌溪水势暴涨,几乎与岸齐平。全诗通篇即景,前两句注重炼字铸句,颇见工稳,后两句以平实出之,朴质更具真趣,同时用了比兴手法和双关技巧,寄托了作者对时世的忧伤,含蓄深长。

创作背景

《鳌溪》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此篇录自《抚州府志》,宋代抚州称抚州临川郡,治所在江西临川县,鳌溪在县境内。此诗当是诗人抚州为官期间忧伤时世所作。

作者简介

谢谔

谢谔

宋代诗人

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一说“定斋”,人称艮斋先生、桂山先生,新喻(今属江西)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抚州乐安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累官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光宗时,历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提举太平兴国宫,晚归桂山。他是位理学家,文学欧阳修、曾巩。其诗亦有理趣。有《艮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