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 老夫聊发少年狂
“中隐”一词出自于苏轼的偶像白居易《中隐》一诗: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
但苏轼始终没有真正进入过白居易晚年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官状态,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人格感染力比乐天更高一筹的原因。他在江湖之远的杭州,依然心系朝廷中轰轰烈烈的变法进程,还写诗反映民间疾苦,没想到正是这些作品埋下了“乌台诗案”的伏笔。而举报他黑材料的,居然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沈括。
绿筠青竹
沈括的笔记《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的文笔也很不错,曾与苏轼在京师崇文馆作同事。沈括被朝廷作为督察大员派到老家杭州去检查农业工作,临行前宋神宗特别叮嘱:“苏轼正在杭州当通判,你要善待他哦。”
沈括到了杭州,热情地与苏轼回忆当年交情,将他的新诗都抄录下来,回到京城就以附笺的形式上奏,详细注明了哪些诗句是反对改革、讥刺圣上,成为“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虽然当时没有能立即掀起大风大浪,但等到李定等人出手时,沈括的这本告密小册子被善加利用,为罗织苏轼的“罪证”起了大作用。
沈括拥有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不能使他逃过作为文字狱帮凶而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结局。今天那些还在搞文字狱的人,例如那些因为人家穿了一件“不自由、毋宁死”的文化衫就抓人的人,那些制定有争议微博文章被转发五百次就可入罪之类法律的人,可不慎欤?
在杭州於潜县丰国乡有个寂照寺,苏轼有次在此与慧觉和尚一同游览寺内的绿筠轩,十分喜爱其中种植的竹子,写了一首《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东晋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就是差点做了大才女谢道韫老公的那位)平生最爱竹。有一次他刚搬进一处寄居的宅院,第一件事情就是马上令人种上竹子。别人问他为何这么着急,他指着竹子说:“怎可一日无此君?”苏轼用的便是此典故。这首诗如果不分段,简直就是一篇散文。所以很多人说苏轼经常在用写文章的方法来写诗,写的不是诗,而是押韵的散文,也不无道理。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