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章交奏

飞章交奏
严蕊原名周幼芳,出身寒微,沦为台州官妓后改艺名为严蕊。她自小习得歌舞丝竹、琴棋书画,长大后又熟知史书、长于写词、能言会道,色艺冠绝一时,芳名传遍四方,有不远千里而登门欲得一见者。
按照宋朝的制度,官员如果有酒席招待,可以召下属官妓来歌舞陪酒,但不许私侍寝席,违者严处。所以虽然台州知州唐仲友十分欣赏严蕊,也不敢越此界限,只是每到良辰佳节或者宴请宾客时,必定召她来侍酒。
某个桃花盛开的春日,唐仲友设宴邀请了许多名人雅士赋诗绘画,严蕊也在席间陪侍。唐大人有意让严蕊在众人面前一展才华,便指着一树分红白双色的桃花,令她以此为题填词一首。严蕊略略思索,挥笔而成一阕《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一树繁花,白色的像梨花但似是而非,红色的像杏花也似是而非,那到底是什么花儿呢?北宋理学家邵雍曾有“疑是蕊宫双姐妹,一时携手嫁东风”之句咏双色桃花,严蕊遂先借“东风”一词暗示答案。末句再用武陵桃花源的典故,将境界更推高一层。席上众人见此词构思精巧、用典切题,无不赞叹。唐仲友大喜,立赏严蕊绢帛两匹。
席间有一位名士陈亮,与唐仲友乃是金华同乡,见唐大人今日兴致很高,赶紧低声相求一事。原来他与另一位官妓相好,想请唐大人为她脱了妓籍,这样自己才能将她娶走。唐仲友像很多人一样,喝酒的时候什么事都好说,当场就一拍胸脯答应了。
第二天那位官妓便来求见,想办脱籍之事。唐仲友已然酒醒,想起自己不大看得起朱熹的理学,而陈亮则是朱熹的好友,与自己素来互不相让。这家伙昨天居然趁我酒喝高了来相求,而我也真喝高了居然还答应他,真是后悔不迭。唐大人看着跪在下面的女子问道:“你想脱籍跟从陈官人而去吗?”女子点头:“多谢大人成全。”唐仲友冷笑一声:“那你得做好忍饥受冻的准备喽。”那女子心里一惊:“陈官人平素挥金如土,我想他定是家财万贯,方才愿意脱籍跟他。听知府大人此言的意思,难道他就是个空架子来哄我的?”联想到平时的一些细节,竟然越想越气,也不求脱籍之事了,径直告辞而退。
她刚到家,陈亮就兴冲冲地跑来问今天唐大人是否已经把事情办妥。女子闪烁其词不予答复,也不像平时那样婉转奉承陈亮,反而开始旁敲侧击地对他进行起资产状况调查。陈亮既窘且愤,拂袖而去。出了门一分析,估计女子的这个大转变八成是被唐仲友挑唆的,不由地越想越气,一番盘算之后,便急忙去见朱熹。
原来那一年浙东饥荒,朱熹因之前在江西救灾有方,被宰相王淮荐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巡按各州县,职级在唐仲友之上。陈亮见了老友朱熹,寒暄已毕便故意说:“我刚从台州来,那边饥荒甚重。”朱熹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问道:“台州知州唐大人最近有什么高论?”陈亮正等着这句问话呢,马上回答:“唐大人说您连字都没识得几个,怎么能当浙东提举。”
朱熹听后大怒,立即启程直奔台州,由头是要“巡查冤狱”。在路上便飞章弹劾“知台州唐仲友催督税租,急于星火,民不聊生”。唐仲友听说朱熹星夜到了台州,被搞得措手不及出迎稍慢。朱熹认为他轻慢自己,益加愠怒,第二天即命手下去城内打听唐仲友的政声,不要听成绩,只要听劣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有人来报:“听闻唐大人对官妓严蕊甚是喜爱。”朱熹大喜,连上几道奏章弹劾唐仲友,罪名之一便是违规与官妓有染。唐仲友闻讯,也上奏辩解反击,两人“飞章交奏”,政治斗争牵扯上桃色新闻,好不热闹。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