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南湖秋水夜无烟

秋水:南湖秋水夜无烟
如果说有哪个词,给人的联想远比它本身更美,那“秋水”一定算一个。
自庄子一篇《秋水》起,秋与水便不再是简单撮合在一起的两个意向,而幻化出了更加自由、浪漫、磅礴的景象。这也难怪,几场绵绵的秋雨,迅速地灌满池塘河道,于是秋天的河流湖泊,本就格外开阔。从“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半亩方塘,到“一夜越溪秋水满”的一条小溪,从“秋水长天孤鹜飞”的彭蠡之滨,到“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洞庭湖畔,秋水至时,无不泾流高涨,浩浩汤汤。
秋水不仅美在多,更美在清。杜甫说“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李白说“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辛弃疾说“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仿佛世间的一切清明澄澈的极致,便是这一泓秋水。
若单单如此,秋水也还是人间寻常物,可一旦秋水之上倒映起星辉月影,这番景象就“只应天上有”了。元代诗人唐温如一生只留下了一首诗,却让人过目不忘: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秋风萧瑟,秋水涟涟,明月穿行云间,清晖向水面笼上一层银光,风动涟漪时,如宝鉴新开,点点星光闪烁在波涛间。秋,水,星,月,这样一个夜晚,曾触动过多少情思,唤醒过多少柔情,抚慰过多少思乡的愁肠,见证过多少欢愉的时光。就是对着这样的一江秋水,江心明月,江州司马曾泪沾青衫,采莲女子曾思过情郎。当然,无论别人怎么惆怅,李白永远是逸兴勃发的: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这水天相接、万顷一色的景色,让人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念。可凡人终是上天无路,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把这秋水上的小船,驶向云边去买酒吧。我想唐温如的那首诗,一定是受了李白的启发,这一场相隔数百年的唱和,读来倒也过瘾。
除了月,还有佳人。一首《蒹葭》开创了“秋水伊人”的先河,佳人和秋水便密不可分。秋水清澈,似佳人善睐的明眸。韦庄有“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冯延巳有“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柳永有“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而最绝的还数《西厢记》中一句“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从此“望穿秋水”成为比秋水更惹人遐想的词。
其实,水边月也好,水边人也罢,最动人的,正是那份“盈盈一水间”的通透与明净。说到底,秋水之所以惹人爱怜,不正是因为无论看过多少五彩斑斓、气象万千的风景,最难得的,仍旧是那一汪清澈的秋水,一双纯净的眼眸吗?


35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