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要说起这个陈叔达,可是大有来头,这位仁兄乃是陈宣帝的第十六个儿子,很有才学,在他还是个小孩子时,有一次参加一次宫廷宴会,在一顿饭的工夫,就写了十首诗,被人们争相传诵,成了当时著名的超级写手
后来,陈朝灭亡后,杨坚爱惜他的才华,让他做了绛郡通守
其实,我认为这个安排是不合理的,陈叔达虽然很有才华,但那是文才,不是武略,让一个书生去带兵,结果可想而知
不能让上等货大材小用
八月十三日,李渊的军队向陈叔达发起猛攻,结果没用多长时间,隋军一败涂地,陈叔达战败被俘
李渊和杨坚一样,也是很爱惜陈叔达才华的,所以当手下的士兵将陈叔达绑到他的面前时,李渊第一件事就是替陈叔达松绑
“将军受惊了!”李渊的声音很温和
“哼!我现在乃是阶下囚,受不起唐公的这番礼遇啊!”陈叔达语中带刺地说道
“呵呵,我爱惜将军的才华,希望将军能够归顺于我,我们共举大业,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间,将军可愿否?
“拯救黎民百姓难道就必须造反吗?李渊你这是大逆不道啊。
“将军此言差矣!今杨广无道,天下人揭竿而起,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推翻暴政。我和他们一样,别无二心。今日起兵,虽然反对杨广,但是却想拥立代王。
接下来李渊的这句话,说得很有分量,在我看来,陈叔达投靠李渊,就是这句话起了作用
“将军是陈朝人,当初杨坚爱惜您的才华,您屈尊于他,今日李渊同样爱惜将军的才华,将军为何执意不从呢?
这绝对是一句刺激陈叔达神经的话,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别在这跟我装忠贞,你可以投靠杨坚,为什么就不能投靠我
陈叔达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并不是弱智,当然也不是圣人
在一般情况下,生存是硬道理。如果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不好了。所以陈叔达决定投靠李渊
“唐公如此爱惜我,我愿效犬马之劳!
收拢人心当然要恩威并举,李渊是这方面的专家
自此陈叔达成为李渊的超级写手,和温大雅同掌机密文件。后来李渊军中的军书、教令、文告,以及李渊开会的发言稿等,基本上都是出自陈叔达之手
李渊偏爱武将,同时更重文臣。文武并举才是治国之道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