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

最后关头 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很有趣的事
这两件事本来没有关联,但一想起来却很有趣
其中一件事就是郭嘉死去。郭嘉在曹营中的地位虽然不如荀彧,但其核心智囊的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郭嘉最大的成功,就是看透了天下所有的牛人。他看透了袁绍,看透了吕布,看透了刘表,看透了刘备,看透了孙策,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老板曹操。因此,每次他都能出奇招,夺险胜。比如,他建议曹操攻吕布、战袁绍、伐四州、征乌桓,这些在别人看来是永远不敢做不可做的事,他都让曹操做到了。这些奇谋,使得曹操牢牢抓到历史性的机会,虽然计计惊险,但计计成功,终于一口气把北方摆平,从此成为天下第一牛人。假若曹操错过一次机会,那么曹操绝对不是今天的曹操
曹操对郭嘉的建议几乎每计必从,即使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曹操仍然相信,真理掌握在郭嘉的手中
曹操对郭嘉的信任可以说绝对不在荀彧之下。可郭嘉的脑子很健全,但身体不健康;郭嘉的智商很高,但寿命却很短
郭嘉身体差的原因不是先天素质太不过硬,而是平时玩儿得有点过头。平时脑子里除了帮曹操生产点金点子外,装的都是酒和色两个字。陈群最看他不顺眼,常在曹操面前告他的状,说他的行为太过出格,请曹操一定要严肃认真地对他进行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可曹操却只是笑笑。他还怕如果郭嘉天天像陈群那样死板着天下最正经的脸,郭嘉的脑子也会跟着死板起来——郭嘉的脑子一死板,他的损失可就大了。当然,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恨陈群。他觉得他的集团里需要有陈群,更需要有郭嘉。郭嘉这类人可以帮他打天下,陈群那类人可以帮他治理天下——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陈群搞出来的
郭嘉是越玩儿越上瘾,天天快乐无穷,他的身体却终于受不了了。再加上长期加班,没日没夜地开展脑力劳动,他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下来。他跟曹操北征时,又碰上水土不服,半路就已经病得走不了路。他来到柳城后就不得不返回。可返回之后也没有用了。他回到易城就再也没有往回走了。当时,曹操知道他的这个头号智囊已经“疾笃”,心里着急得要命。不断派人快马跑回去看看郭嘉的病情,弄得“问疾者交错”——半路上问病者来来往往。不过,郭嘉仍然没能挺住,眼睛一闭,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死了。那时他才三十八岁。曹操得知郭嘉死后,赶紧跑到易城,“临其丧,哀甚”。本来,曹操看到郭嘉还年轻,觉得他死后,后事可以托付给他了——到该死的时候就放心地死去。哪知,郭嘉却比他走得还要早。他曾对荀彧说:“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意思是说:你们的年纪都跟我同处于一个档次,只有郭嘉年轻。以后我可以把后事托付给他了。哪想到他竟然先死去
如果郭嘉不死,肯定会成为魏国的首席大臣,那么司马懿还有多大作为,实在不好说了。郭嘉的死,确实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死了之后,诸葛亮才出场。于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就把司马懿当成诸葛亮的头号敌人,也使得司马懿的形象被罗贯中全部破坏。郭嘉死在前,没跟诸葛亮有过交手,于是,罗贯中对郭嘉还是很有好感的。在《三国演义》里,他还借后人之名写了一首诗赞美郭嘉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这首诗把古代那几个玩儿阴谋的顶尖高手都罗列进来,当郭嘉的绿叶,说郭嘉是个可以跟陈平、范蠡相比的人。在曹操那么多的谋士中,只有郭嘉在罗贯中的笔下可享受这个待遇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