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制胜法宝

女人的制胜法宝 匈奴王朝自从头曼单于统一了各部落后,历经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到军臣单于时已是“四世王朝”了。和汉朝到汉武帝时的“五世王朝”相比,成长史极为相近,真可谓相辅相成,携手共进
既然说到携手,你不说军臣单于差点忘了,汉朝的新继位者汉武帝还没跟他“携手”过呢!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军臣单于派使者到长安求见汉武帝,要求“携手”
牵手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为此汉武帝在“牵手”的问题上左右为难起来。在匈奴的问题上,汉朝的统治者自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白登山”受挫后,后来总是采用“和亲”的政策,用美色来迷惑匈奴的统治者,后来“和亲”政策一直延续下来,到汉武帝时,汉朝已不知送过多少真假“公主”和真假“翁主”给匈奴单于了
然而,事实证明,汉朝的这种“性贿赂”取得的效果并不佳,匈奴单于简单的快乐和刺激过后,贪婪又生,不是再向汉朝索要美女就是对汉朝边境进行“搜刮”。总之,边境的问题一直是汉朝统治者的一大头疼问题
汉武帝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人,他想给贪得无厌的匈奴人一点颜色看看,但这关系国家政治安稳的重大问题,他此时刚刚全面接管政权,又不好“擅做主张”,于是召集朝中大臣来开了个“听证会”
会议开始后,气氛非常火暴,“主和派”和“主战派”成了鲜明的对比。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是朝中的二把手御史大夫韩安国,主战派的代表人物由大行王恢领衔。两派随后实行了激烈的辩论比赛
主战派王恢的观点和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和亲政策并不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为了化长痛为短痛,对匈奴进行严厉地反击才是上策
主和派韩安国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观点更加鲜明,大致分为三点
1.匈奴人在千里沙漠中作战,正是他们的强项
2.匈奴人的骑兵威力很大,且移动速度很快
3.匈奴人懂得“游击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便跑
总之一句话,汉军劳师千里去求战,打赢了也看不见什么战果,而一旦打输了,就会连短裤也输掉
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韩安国当年曾在北地任过都尉,所以对匈奴的情况还是颇为了解和熟悉的,他的观点一抛出,朝中许多大臣都表示支持和同意,就连主战派也有人成倒戈之势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汉武帝虽然“心有戚戚然”,但最终还是“妥协”了,把一位民间美女扮成公主,嫁给军臣单于
主和派和主战派第一次交锋最终以主和派的胜利告终,但主战派却如革命的种子,虽然还是“星星之火”,但成“燎原之势”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果不其然,军臣单于得到了“公主”,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又犯了“旧病”,对汉朝的边疆进行了“大掠吞”。也正是因为如此,汉武帝对匈奴动武,拔掉这根“刺”的心情越来越强烈了,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顺应形势召开了第二次“听证会”
这一次汉武帝不再做“沉默的羔羊”了,会议一开始就抛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朕原本准备和匈奴将和亲政策进行到底,但事实证明,每次都是‘赔了公主又折财’,朕打算对匈奴动兵,大家觉得怎么样啊?”他这个“暗示”抛出后,主战派代表人物王恢勇气和信心大增,又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强烈支持
而主和派的代表人物韩安国自然不甘落后,亦站出来表示严重反对
王恢这次显然从上次失败中吸取了教训,他用上一次的教训来陈述不打击匈奴人,匈奴人总会永远“骚扰”下去。他的观点这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随后他又提出“诱敌深入”计划打击匈奴人
随后尽管主和派代表韩安国极力陈述那些老掉牙的不能战的观点,什么“高祖白登山之围是前车之鉴”,什么“打仗劳民伤财、生灵涂炭”,等等。但汉武帝这一次再也没有妥协,他最终同意了王恢的“诱敌深入”计划。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