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死谁手

鹿死谁手 在前三回合的PK中,第一回合,郭、阴两人打成了平手。两人都被封为贵人,地位平起平坐,难分伯仲。第二回合,郭圣通获胜(获得了皇后之位)。第三回合,阴丽华获胜(阴丽华生了一个宝贝的儿子,家里人死去的被追封,活着的被加封)。虽然总体上来看,前三回合中,都是一胜一平一负,接下来郭、阴两人上演第四回合比斗:皇子PK
应该说郭圣通的肚子还是蛮争气的,陆续为刘秀生育了不少孩子,除了刘彊,后来还有刘复、刘康、刘延、刘焉,一共五个儿子
不过,在生儿育女方面,阴丽华也不甘落后,她同样也为刘秀陆续生下了五个儿子:刘庄、刘苍、刘荆、刘衡、刘京
五儿对五儿,难分伯仲,旗鼓相当。但本着立长为储的原则,将来皇帝的继承人选肯定是从“长”中选。因此,郭圣通生的刘彊和阴丽华生的刘庄无疑是太子的最热门人选。鉴于现在郭圣通和阴丽华陷入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一场额外的、特殊的PK又开始了,刘彊PK刘庄
先来看皇太子刘彊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先入为主
毕竟他母亲是皇后,他是刘秀的长子,因此,他在刘庄还没出生前便被立为了皇太子。优势之明显,显而易见
事实上,刘彊也非常珍惜自己从小就“不劳而获”的这种身份和地位,从小就非常喜欢钻研兵书、研读五经。而刘秀也经常会带着他一起上朝,让他学习为帝之道。退朝后,刘秀不免要询问儿子对政事的看法
于是问题来了。刘彊对政务的见解倒也中规中矩,可是他对军事却显得过于热衷,常常表现出日后要开疆拓土、征战四方的想法。口头禅便是:长大后我要骑在马背上守天下
这让刘秀哭笑不得。要知道刘秀虽然是个军事天才,但是他是在乱世中被逼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内心是不喜欢舞刀弄枪、征战杀戮的。多年来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又一场战争,眼看着生灵涂炭,自己也失去了诸多亲人,他对战争越来越厌烦。对于他来说,修习兵书只是为了保土安民,他不能容忍别人的侵犯,但是他也绝对不愿意好大喜功没事找事地主动到处找仗打,带来生灵涂炭的灾难
不用说,年轻气盛的刘彊关于武力治国的主张和崇尚柔道治国的刘秀完全背道而驰,这让刘秀很不满,他甚至对这个儿子日后会干些什么,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都不敢多想,因为一想到这些时,他的心就会像是被什么敲打着一样,难受至极
长此以往,刘秀嘴里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对刘彊愈来愈恶之
其次,我们来看四皇子刘庄吧
他拥有的优势是:反客为主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第四个儿子,当时起名叫刘阳(喻意为冬日里的暖阳),后来才改名刘庄(喻意为庄重典雅)
因为爱,所以爱。刘秀很爱很爱阴丽华,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很爱很爱刘庄了。有了刘秀的宠爱,刘庄从小就师从经学大师桓荣学习。天生聪慧,再加名师教诲,刘庄很快就才华毕露了。10岁那年,他就能背诵和理解古典名著《春秋》,被称为神童
单是背经颂诗还不算什么,而善于学习和观察政务活动的刘庄很快展示了“政治能力”。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检查天下的垦田和户口,并命令刺史、太守们逐一汇报。到汇报这一天,还不满12岁的刘庄站在刘秀身后,观察上报官吏的神色。刘秀仔细检查着文书,翻着翻着,在陈留县的吏牍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同是大汉国土,凭什么有的地方能调查,有的地方就不能调查?此事对刚建立的东汉王朝至关重要,非要查清楚不可。因为此时的刘秀,已经一连发下了七道圣旨,要求各豪门大族限制使用奴仆,将战乱中贱买的奴婢一律按照听凭自愿的原则无偿送还给各自的父母
刘秀莫名其妙,问下面的官吏们,大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站在刘秀身后的刘庄却挺身而出,站出来说:“河南是首都所在,中央高级官吏都住在这里;南阳是陛下的故乡,陛下的亲戚多居住于此。因此对这两个地方的田亩数字,负责检查的官员们当然不敢多问。”刘秀恍然大悟,惊叹不满12岁的孩子有如此锐利的眼光,如此聪颖的智慧,不由得对他赞不绝口。从此,对刘庄越来越宠爱有加、器重有加
刘彊和刘庄皇子之间的PK暂时告一段落,结果是年龄小的刘庄无论智商和情商都胜出一筹
结果是,刘秀以后常常拿刘庄的表现去提点刘彊,要求这位准太子多跟弟弟交流交流啥的。一句话:向上吧,少年。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