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不可活

自作孽不可活 第五伦走了,沁水公主哭了,窦宪更嚣张了,刘炟却愤怒了,于是采取措施——把窦宪冷藏了
通过强霸沁水公主园林一事,刘炟知道窦宪不可重用后,开始寻找人才,极力打造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一个叫周纡的人浮出水面,他被刘炟任命为洛阳令(首都的最高地级行政长官)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自小勇猛好斗,经常结交胆大敢为之人,长大后更是性格刚毅,面露霸气。他勤奋好学,尤其喜欢韩非的法学。常常这样吟道:斯言岂足称人言,反悖经常灭天理。且秦为虐犹庶几,名教不容良可耻。昔者韩虔尝篡晋,远遡其源固应尔。吾欲火书而人人,周孔之道不如是
汉明帝刘庄年间,他当上了小小的芝麻官——唐县县令。一到任首先给大小官员一个下马威:“朝廷不认为我无能,派我来治理本县。我仇视贪官污吏,决心除暴安良,谁要以身试法,我将立即处决。”周纡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很快,唐县掀起了一场惩治贪官污吏、捉贼除霸的风暴。数十名为害百姓的贪官污吏及豪贼违法乱纪的确凿证据被掌握在手,周纡不徇私情,经过公正断案,将他们一一斩首。当地民众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一时间,唐县境内大小官吏恪尽职守,不敢有半点扰民之事,官吏清正廉洁蔚然成风,盗贼销声匿迹,百姓安居乐业,海清河晏,歌舞升平
因政绩卓著,周纡很快被提升为博平县令。到任后,经查贪污受贿的官吏很多,他发现一个拘捕一个,然后行刑拷问,只要证据确凿,就没有一个活着出狱的。周纡凭着敢打硬拼、视恶如仇的声威晋升为齐国相。他也十分严厉残酷,一味动用酷刑。后来因滥用酷吏而出现冤案,再次被降为博平令
刘炟相中的就是周纡的“酷吏”身份。前面已经说过,东汉建都洛阳以来,因功臣豪绅大多都聚集在这里,而且他们有的居功自傲,家奴狗仗人势,强取豪夺;有的豪绅似匪徒恶霸,欺压百姓,滥杀无辜,导致京都治安很乱。相继担任洛阳令的除光武帝刘秀时的董宣外,谁都没把洛阳的治安管好。因此,自古就有京都官难做的说法
现在刘炟提拔周纡担任洛阳令,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大点儿是管整个洛阳的治安,说直白点儿却是专查窦氏等外戚贵族人家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周纡上任后,很快就来摸底调查:当地大族的户主姓名。下属官吏哪敢怠慢,便顶着风雨晴晒,走街串巷,把洛阳城里所有豪强的姓名摸清底细上报到了周纡这里。原本以为会得到周纡的赞赏,但哪料到,周纡对黑名单只看了一眼,便怒喝道:“我问的是像马家、窦家那样的皇亲国戚,难道叫我去管那些卖菜的贩夫吗!
一声怒喝,掠人胆魄。下属官吏瞧着他的脸色行事,争着抢着做激烈严酷的事。效果也是相当地明显: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
然而,凡事有个度,严厉是好事,但如果严厉过了头那就是坏事了。很快,周纡就和窦氏外戚势力的二号人物窦笃来了个“真情对对碰”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窦笃一天晚上,突然心血来潮,来了个“夜游止奸亭”,结果正好碰到“巡逻”的周纡,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窦笃虽然不是秀才,周纡虽然也不是兵,但两人一见面却还是来了个说不清。周纡说,止奸亭晚上禁止游人参观,要来白天再来。窦笃说,我以前天天晚上都来止奸亭兜风,你一来就改变了,这是哪一门子的规定?周纡说,没有哪一门子规定,是我规定的?不服咋的。窦笃说,当然不服了,你不要以为你很牛,我窦家人根本就不拿你当干部。周纡说,我操你老母。窦笃说,我操你祖宗八代…
两人没完没了地争斗了一晚无果,窦笃将此事上报给了刘炟,请皇帝来主持公道
刘炟听说后很生气,叫你周纡当洛阳令,专门督视窦氏外戚,是叫你收集可靠信息和证据,以备急需之用。而不是叫你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主动去招惹麻烦啊。人家去散个步兜个风,犯了哪门子法,你是脑子进了水吧。这事如果窦皇后知道,我怎么向她交代。想到这里,刘炟马上叫人把周纡抓起送到了诏狱(皇家监狱),听候审讯
当然,刘炟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给窦家一个交代。过了一些日子,等窦家人怒气稍歇时,刘炟又把周纡无罪赦免了
然而,这事很快窦皇后就知道了,她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耳边风。她的耳边风此时已胜过九级台风了,自然是风到石开。结果周纡虽然死罪可饶,但活罪难饶,洛阳令却不能再让他当了。于是乎,刘炟只能无奈地叫周纡卷起铺盖回家种红薯去了。直到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他也成了窦氏的收尸人。当真是世事难料,因果轮回啊,这是后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