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的宿命

周亚夫的宿命 长公主去了,陈阿娇的天彻底黑了。她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来个绝地反击。事实证明,垂死前的挣扎往往是最凶、最险的时候,对手挺过去了就是一片艳阳天,而一旦挺不过去,就只有落得“功亏一篑”的命运。此时,卫子夫无疑面临这样一次“生死”大考验
当然,因为此时汉武帝已对怀有龙种的卫子夫爱护有加,恐怕连只鸟都飞不进来。陈阿娇如果想学其母长公主用“暗”的招数那是行不通的。而用“明”的此时更是纸上谈兵了。窦太后已回心转意站在了汉武帝这边,母亲长公主又为爱殉情了,“婆婆”王皇后又是汉武帝的亲妈,关键时候哪有亲妈不帮亲儿子而帮媳妇的道理?王皇后之所以对后宫之争一直持“沉默观望”的态度,无非是看在这个媳妇当年“金屋藏娇”的份儿上
明的、暗的都行不通。看似陈阿娇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陈阿娇却还有一个选择:邪的
“邪”按字面来理解就是非常规的,就是不符合逻辑的。金庸小说里的“东邪”黄药师想必大家都知道,其行踪漂浮不定,行事诡异多变;而陈阿娇这个“邪”比黄药师更邪,请巫师来作法,书面用语叫“厌胜”。“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说得再简单点就是陈阿娇想请巫师不管是用“厌胜”之法,还是“歪门邪道”之法,总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法”直接把她的情敌卫子夫给解决掉
当时陈阿娇虽然身在“冷宫”,但汉武帝念在夫妻一场旧情的份儿上,丫头宫女并没有少给她安排,吃穿之物也没有少叫人送去,唯一就是不能走出那个冷宫来。就像《西游记》中,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有时要去“化斋饭”,又怕“妖怪”来伤害唐僧,孙悟空不得已用金箍棒画上一个圆圈,唐僧坐在里面便可相安无事一样。一个是宫里一个是圈里,两个的性质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没有自由
于是这些请巫师的事就全权由陈阿娇的心腹宫女阿枝去做了,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还怕请不来巫师吗
OK,巫师在阿枝的安排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潜进了冷宫。陈阿娇把卫子夫的生辰八字告诉巫师后,接下来没陈阿娇什么事了,就看巫师们的表演了
而巫师们不愧是吃这碗饭的,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他们二话不说就在冷宫大干起来,顿时香烛齐燃,纸钱纷飞,乌烟瘴气,整个冷宫顿时热火朝天
然而,如果我查看历代宫廷之争,会很惊奇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后宫之争中,依靠巫师、法师所谓的作法这一套竟是清一色地以失败告终,虽然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有的眼看就要“成功”了,但最终还是运气差了那么一丁点儿。而且结局都是请巫师的人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非但没有诅咒死别人,反而东窗事发自毁了前程
失败的原因是:如果巫师有这么大的法力,如果“厌胜”之术这么灵验,那么这个世上的人都会选择当巫师,人人都会去学厌胜之术(就算不暗算人也要防身之用啊)。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已经真正进入到了“奇幻”的世界了
巫师这碗饭不好混,为了使戏演得更逼真、更好看些,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因此冷宫每天的温度都在上升,大有成为“热宫”之势
而陈阿娇却对他们“守着过程等结果”。结果等来的不是情敌卫子夫“突然毙命”,而是一大群手持刀剑的禁卫军。东窗事发后,巫师和“热宫”上上下下的所有的宫女、佣人、仆人都被满门抄斩,唯独陈阿娇是个例外
不是汉武帝对陈阿娇还有旧情,舍不得斩了“主犯”陈阿娇,而是因为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终于露面了。王皇后念陈阿娇母女当年在其太子争夺战中功不可没的份儿上,她实在不忍心看着陈阿娇被巫师们骗了,还落得个被杀的结局。但同时她也对陈阿娇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无能为力(朝廷最忌恨的就是弄这种“厌胜”之术的人),因此,王皇后对汉武帝的要求很明确、很实际,三个字:留活的
汉武帝批复时,加了两个字:废后。意思就是说,留陈阿娇一条活命,那行啊,但她皇后的帽子必须得摘下来
从此,陈阿娇挥手告别了“皇后”的生涯,再也走不出那座只属于她一个人的“冷宫”了。从此,她常常一个人独坐在冷宫里,目光痴痴地远望着门外那条杂草丛生的青石板路,似乎在等待什么,抑或什么都不是,只是她一相情愿的幻想罢了。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她的生命经得起多少日夜的等待和期待?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光阴究竟会带走多少流水的故事,为这场闹剧画上一个并不完美的结局呢?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