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妙计

李世民的妙计 下一步,就是要给手下人分派任务
王威和高君雅高兴了,这两个人认为,李渊肯定会把新招来的兵分给他们一部分,毕竟两个人是二把手,除了李渊就数他们最大
领导,这次分给我们多少兵啊
让你们带兵?当我白痴啊?那我还怎么造反
王威,你和裴寂一起掌管军粮,负责后勤工作,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好好干啊,你很有前途
高君雅,你把守高阳城,盯着点刘武周,如果他打过来,你先替我顶一阵啊。如果有什么疏忽,我唯你是问
领导,那您呢
我?嘿嘿
史书记载:以兵马铠仗,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皆须决于帝
兵权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你们俩,当然要一脚踢开
李渊决定让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三个人分管新招来的兵
李世民、刘弘基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介绍一下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夫人的族叔,他的经历和刘弘基有点相似,也是杨广征高丽时,不愿意到前线去当炮灰,结果跑到太原,投靠了李渊。这个人是后来玄武门事变中的头号主力队员
虽然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这两人是朝廷的罪犯,但在李渊看来,他们现在有个共同的身份:心腹。让自己人带兵,当然放心了
但是很快,这个决定就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
什么?让长孙顺德、刘弘基带兵,咱领导是怎么想的?王威和高君雅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是领导的二公子,让他带兵,我们没有意见。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是什么人?临阵脱逃,那是朝廷的罪犯啊?官府还曾经通缉过他们,让他们带兵,我们不服。是不是李渊这个老狐狸有什么不良企图啊
现在咱哥俩梳理一下,按道理来讲,李渊最应该把兵权给咱们,可是他偏偏不给,长孙顺德和刘宏基是罪犯,居然能带兵,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李渊的亲信。莫非…
李渊是不是要造反啊
造反
这可不得了
先前咱哥俩还让他招兵呢,真是糊涂啊
这个老狐狸,狡猾狡猾的
没关系,现在咱们既然已经识破他的诡计,就应该阻止他,为皇上尽忠
咱们先逮捕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看看李渊是个什么态度
等一等,现在咱们毕竟只是猜测,说句心里话,人家不让咱哥俩带兵也有道理,咱哥俩到太原后,总是打败仗,人家让咱带兵,能放心吗
那我也觉得他动机不纯
要不咱去找武士商量一下
好,找他去
武士是个有钱人,靠经营木材生意起家,同时也是个名人,因为他有个大名鼎鼎女儿,就是后来的武则天。在长孙顺德、刘文静、唐俭、刘弘基等人都还没投靠李渊时,他就和李渊结成了密友,算是老资格了,也曾经忽悠过李渊起兵造反,还向李渊献过兵书,所以深得李渊的信任,担任行军司铠参军
武士有个最大的特点:八面玲珑
虽然是李渊的心腹,但是和王威、高君雅的关系也不错,毕竟这两位是中央派来的人,在当时来讲,李渊还没当皇帝,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功,所以眼下还是必须要和这两个人搞好关系。不然的话,这二位在杨广面前说几句自己的坏话,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武士的精明之处,武则天就遗传了父亲的这种八面玲珑的基因
相信在平常的日子里,武士经常会和王威、高君雅这两个人,喝喝酒、下下棋什么的,关系很融洽。所以这一次,王威和高君雅才决定找武士商量
“武参军啊,你说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是朝廷的罪犯,官府还曾经下令通缉过他们,让他们带兵,真不知道唐公怎么想的。我们想把这两个人抓起来,你看怎么样?
这两个白痴算是问对人了
武士是个精明的商人,王威和高君雅在他面前,幼稚得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
虽然咱们关系不错,但是你们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早已属于唐公
“哎呀!这个恐怕不好吧!”武士故作深沉状。接着武士缓缓地说了一句话:“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都是唐公的人,在唐公的地盘上,二位要逮捕唐公的人,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吧!”滴水不漏啊,这句话既是一种威胁,可是听起来,好像还是替王威和高君雅着想。这就是水平
“嗯,还是武参军想得周到啊,看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啊。
“谢谢啊!
你看看,到此为止,王威和高君雅被成功忽悠
但是,随着造反准备工作步伐的加快,造反这件事已经逐渐公开化。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即使再白痴,也能够看得出来,毕竟纸里包不住火。作为隋朝的忠臣,王威和高君雅当然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李渊起兵造反
李渊,只要有我们在,绝不会让你得逞。虽然我们曾经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但既然你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那我们就不再是战友,而是敌人。李渊,拿命来!于是两个人,想出一条毒计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