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密谋

公开的密谋 刘彧非凶狠暴戾之人,生得白白胖胖、眉目慈善,喜欢读书,爱好文学,写就一笔好字,是位风度儒雅的书生。好佛,性情温和,不轻易动怒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在南北朝达到一个鼎盛期。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自天竺来到江南,一苇渡江而至嵩山少林寺,便发生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在此之前,大江南北,塔寺林立,佛教已是相当昌盛
当时的中国存在三种文明,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明和游牧文明(鲜卑本部文化)。佛教广泛参与到政治中,佛图澄、释道安、鸠摩罗什、慧远、昙曜,甚至包括支妙音,均可谓帝师。文明冲突导致太武灭佛,而文成帝拓跋濬一上台就着手修建云冈石窟,佛教在北方复兴。献文帝放弃帝位做太上皇帝所居住的鹿野浮图甚至堪比天竺的佛教圣地。佛教之所以未能像西欧的基督教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汉化有关,这个后文再谈
与北方鹿野浮图交相辉映的是南朝的湘宫寺。它是刘彧出资在故第湘东王府基础上修建的,极为壮丽。王宫改成寺院,足见此人心之虔诚。佛家讲造浮图有功德,就是建宝塔。有句俗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刘彧想建造十级浮图。可能当时建筑技术达不到要求,分开来建了两座五级宝塔。刘彧很得意,引以为荣
有一次,新安太守巢尚之回京述职,刘彧问道:“你去过湘宫寺吗?那可是我的大功德啊,用钱不少。
巢尚之还没回话呢,散骑侍郎虞愿接了一句嘴,“那都是老百姓卖儿卖女钱建的。若佛祖有灵,当慈悲为怀、悲伤叹息。罪恶高过浮图,何功德之有!”在座的人脸色“唰”的全变了。刘彧大怒,喝令左右赶了出去。虞愿慢慢腾腾、从从容容踱出殿外
刘彧喜欢围棋,棋艺不高,可以用“拙劣”来形容,纯属一票友。南北朝围棋风行,高手如云。越是高手,刘彧越喜欢和他下。一次,与国手王抗围棋。王抗厉害,那是刘宋皇朝围棋“第一品”。刘彧几品呢?平心而论,没品。大家怎么也得奉承一下,共议“第三品”。我们现在讲段,“第三品”大体相当于“七段”
两人下,王抗让棋。刘彧飞一手,王抗说:“皇帝您这一飞,臣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啦!”刘彧不晓得人家让,还以为自个儿蛮厉害,对围棋越来越好,爱不释手。虞愿又插一嘴:“这是尧哄儿子丹朱玩的小把戏,不是人主所应该嗜好的。”刘彧当时怒不可遏,涨红了脸,气昏了头,也没把虞愿怎么样
如果刘彧杀人成性,是个暴君,给虞愿一百个胆也不敢这么嚣张。这样一个人,让他去残害兄弟、屠杀大臣,似乎说不过去,偏偏铁证如山
他杀十三弟晋平王刘休祐极其无情。平叛时,刘休祐指挥北路军立过功,战争结束任荆州刺史,在任残酷剥削,不是个好官。刘彧借围猎之机,趁他独骑追逐野鸡,派出寿寂之等武士在林间野外群殴将其打死,谎称坠马而死
十二弟建安王刘休仁好几次帮他逃过疯子皇帝刘子业的迫害,救过他命。又是第一时间拥戴他称帝,指挥南讨军取得浓湖大捷。两人从小最要好,光着屁股玩大,刘彧仍然将其赐死。毒药成了刘彧的武器,八哥刘祎、十九弟刘休若、国舅王景文、大将吴喜均未逃过一杯鸩酒。刘彧为什么这么做?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答案。刘休仁死后,刘彧常因思念而哭泣:“我与建安王年龄相近,少时友好亲善,除暴君平叛乱,建安王功劳卓著。只因事计交切,不得不相除,痛念之至,不能自已。”他对将领们解释为何杀吴喜时说:“吴喜有大功,然为人狡诈,虽有前功但有后患。我这样做,不是忘其功劳,而是势不由己。
刘休仁功高不赏,吴喜生性狡诈。“势不由己,事计交切”是指什么?当然是指他快要死了,太子年幼,根本驾驭不了这些人
刘彧身体不好,三十出头就经常闹病,他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太子刘昱,为了顺利完成政权交替
刘彧的病纯属富贵病,和饮食习惯不良有很大关系
懂医学的朋友知道,人的胃肠道消化功能有限度。鱼肉荤腥吃得过多,脂肪和糖摄取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加重胃肠肝肾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得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比如肥胖症、胆结石、胃肠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一种病不可怕,并发症厉害。古代医疗条件不佳,即使你是皇帝,治不了还是治不了。难怪刘彧那么胖,刘子业叫他猪王。这不是成心找死吗
对!撑死了,三十四岁,这不倒霉吗?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纯吃饱撑的
幼儿园有个口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刘彧昧着良心杀人,杀完了伤心地流泪,全都是为了他那个不争气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